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2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9页 |
1.2.1 水对泥岩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 | 第16-21页 |
1.2.2 水对泥岩崩解性的研究 | 第21-22页 |
1.2.3 水对岩石微观特性影响的研究 | 第22-24页 |
1.2.4 水对泥岩损伤特性的研究 | 第24-27页 |
1.2.5 水对泥岩工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第27-29页 |
1.3 存在问题 | 第29-30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第30-3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第2章 水-化学作用下泥岩细观损伤机理研究 | 第32-59页 |
2.1 水对泥岩细观结构的影响 | 第32-46页 |
2.1.1 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32-34页 |
2.1.2 矿物成分及压汞实验分析 | 第34-38页 |
2.1.3 CT扫描实验及分析 | 第38-46页 |
2.2 不同矿物质水对泥岩细观结构的影响 | 第46-57页 |
2.2.1 不同矿物质水对泥岩的作用原理 | 第46页 |
2.2.2 不同矿物质水对泥岩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46-5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3章 不同应力路径水力作用下泥岩强度衰减规律研究 | 第59-109页 |
3.1 实验条件和内容 | 第59-62页 |
3.2 不同应力路径水力作用下泥岩力学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94页 |
3.2.1 单轴状态水力作用下泥岩力学强度 | 第62-68页 |
3.2.2 三轴状态水力作用下泥岩力学强度 | 第68-80页 |
3.2.3 卸荷状态水力作用下泥岩力学强度 | 第80-94页 |
3.3 不同应力路径下泥岩破坏形态分析 | 第94-102页 |
3.3.1 单轴状态下泥岩破坏形态 | 第94-95页 |
3.3.2 三轴状态下破坏形态 | 第95-98页 |
3.3.3 卸荷状态下破坏形态 | 第98-102页 |
3.4 水汽作用下泥岩力学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2-106页 |
3.4.1 实验设备和内容 | 第102-103页 |
3.4.2 实验分析 | 第103-10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06-109页 |
第4章 水力作用下泥岩分形特征研究 | 第109-124页 |
4.1 分形原理 | 第109-110页 |
4.2 细观分形特征 | 第110-111页 |
4.3 宏观分形特征 | 第111-122页 |
4.3.1 宏观裂隙长度分形特征研究 | 第111-112页 |
4.3.2 宏观崩解块度分形特征研究 | 第112-117页 |
4.3.3 宏观破碎块度分形特征研究 | 第117-12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5章 水-卸荷作用对泥岩损伤数值模拟研究 | 第124-153页 |
5.1 PFC软件介绍及参数校核 | 第124-133页 |
5.1.1 软件基本介绍 | 第124页 |
5.1.2 模型选择 | 第124-127页 |
5.1.3 三轴伺服压缩数值模拟原理 | 第127页 |
5.1.4 裂隙数字岩芯导入 | 第127-132页 |
5.1.5 参数校核 | 第132-133页 |
5.2 水对泥岩损伤规律研究 | 第133-140页 |
5.2.1 基质内聚力折减对泥岩强度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5.2.2 裂隙对泥岩强度的影响 | 第134-138页 |
5.2.3 基质和结构面参数折减对泥岩强度影响规律 | 第138-140页 |
5.3 卸荷作用对完整岩芯损伤规律研究 | 第140-147页 |
5.3.1 不同卸荷速率对完整岩芯影响规律 | 第141-144页 |
5.3.2 不同卸荷时机对完整岩芯影响规律 | 第144-147页 |
5.4 卸荷作用对含裂隙岩芯影响规律 | 第147-151页 |
5.4.1 不同卸荷速率对裂隙岩芯影响规律 | 第148-149页 |
5.4.2 不同卸荷时机对裂隙岩芯影响规律 | 第149-1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51-1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3-15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53-154页 |
6.2 创新点 | 第154页 |
6.3 展望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7页 |
致谢 | 第167-168页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 第168-169页 |
附录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