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下的真实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以DH公司为例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2-17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1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第21-30页
    2.1 相关概念第21-25页
        2.1.1 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第21页
        2.1.2 盈余管理的动机第21-23页
        2.1.3 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区别第23-24页
        2.1.4 股权激励要素第24-25页
    2.2 相关理论第25-28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25-26页
        2.2.2 激励理论第26页
        2.2.3 人力资本理论第26-28页
    2.3 股权激励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第28-30页
第3章 DH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案例介绍第30-34页
    3.1 公司概况第30-32页
        3.1.1 公司简介第30-31页
        3.1.2 行业背景特征第31-32页
    3.2 股权激励计划简介第32-34页
        3.2.1 信息技术行业股权激励的必要性第32-33页
        3.2.2 DH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具体规定第33-34页
第4章 DH公司股权激励下真实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第34-50页
    4.1 DH公司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第34-43页
        4.1.1 DH公司股权激励要素对盈余管理倾向的影响第34-35页
        4.1.2 真实盈余管理迹象分析第35-42页
        4.1.3 真实盈余管理对行权情况的影响第42-43页
    4.2 DH公司股权激励下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第43-49页
        4.2.1 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第43-46页
        4.2.2 对偿债能力的影响分析第46-47页
        4.2.3 对营运能力的影响分析第47-49页
    4.3 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解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诱发盈余管理行为的建议第50-56页
    5.1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第50-51页
        5.1.1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第50页
        5.1.2 强化监事会、独立董事作用第50-51页
    5.2 提出更加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第51-53页
        5.2.1 激励对象的选择第51-52页
        5.2.2 激励模式及行权期限的选择第52-53页
    5.3 确立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第53-54页
        5.3.1 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第53-54页
        5.3.2 设立合理的考核标准第54页
    5.4 加强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有效识别和监管第54-56页
第6章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后记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激励应用及效果研究--以夏阳检测为例
下一篇:产权异质性视角下的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