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铂/碳纳米纤维催化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及结构第10-11页
    1.3 燃料电池的分类及特点第11-12页
    1.4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第12-13页
    1.5 HT-PEMFC研究现状第13-21页
        1.5.1 高温质子交换膜第13-14页
        1.5.2 气体扩散层第14页
        1.5.3 催化层(CL)第14-19页
        1.5.4 催化层制备工艺第19-21页
    1.6 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1-24页
        1.6.1 选题依据第21-22页
        1.6.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6.3 本文创新点第23-24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第24-31页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4-25页
        2.1.1 实验药品第24-25页
        2.1.2 实验仪器第25页
    2.2 纳米纤维催化层的结构表征第25-27页
    2.3 纳米纤维催化层的电池性能表征第27-31页
        2.3.1 阳极的制备及电池组装第27-29页
        2.3.2 电池性能测试第29-31页
第三章 超声喷涂法制备纳米纤维催化层及其性能研究第31-58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实验部分第31-32页
        3.2.1 纳米纤维催化层的制备第31-3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2-56页
        3.3.1 碳纳米纤微层形貌和直径分布第32-37页
        3.3.2 碳纳米纤维层的透气性第37-38页
        3.3.3 碳纳米纤维层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第38-42页
        3.3.4 碳纳米纤维层的石墨化程度和导电性第42-44页
        3.3.5 催化层形貌及电导性第44-49页
        3.3.6 MEA热压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49页
        3.3.7 添加粘合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3.3.8 极化曲线测试第50-52页
        3.3.9 交流阻抗测试第52页
        3.3.10 电池耐久性测试第52-54页
        3.3.11 纳米纤维催化层电池性能与传统电池对比第54-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催化层及其性能研究第58-73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前期实验探索第58-64页
        4.2.1 聚丙烯腈浓度的选择第58-59页
        4.2.2 Pt/C与PAN比例的选择第59-6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4-71页
        4.3.1 纳米纤维催化层形貌表征第64-65页
        4.3.2 纳米纤维催化层比表面及孔径分布第65-67页
        4.3.3 纳米纤维催化层导电性第67-69页
        4.3.4 纳米纤维催化层电池性能表征第69-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5.1 结论第73-74页
    5.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性离子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自修复及再塑形研究
下一篇:利用UV-vis方法表征Ca2+和天然有机物作用形成膜污染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