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深圳市城市更新绩效分析与反思--以南山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3页
        1.1.1 建设用地的紧缺与城市更新第11-12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2 研究综述第13-18页
        1.2.1 城市更新内涵及发展第13-14页
        1.2.2 城市更新政策制度方面研究第14-15页
        1.2.3 城市更新绩效方面研究第15-17页
        1.2.4 研究评述第17-18页
    1.3 本文创新点第18页
    1.4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5 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第19-20页
        1.5.1 本文主要内容第19-20页
        1.5.2 论文框架第20页
    1.6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2章 深圳城市更新发展历程梳理第21-28页
    2.1 城市快速发展期(1980-1994)第22-23页
        2.1.1 快速发展期的城市特点第22页
        2.1.2 快速发展期的城市更新活动特征第22-23页
        2.1.3 快速发展期的城市更新管理第23页
    2.2 城市完善提升期(1995-2009)第23-25页
        2.2.1 完善提升期的城市发展特征第23页
        2.2.2 完善提升期的城市更新活动特征第23-24页
        2.2.3 完善提升期的城市更新管理第24-25页
    2.3 存量土地开发的新时期(2009-至今)第25-26页
        2.3.1 存量土地开发的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特征第25页
        2.3.2 新时期城市更新工作的特征第25-26页
        2.3.3 新时期的城市更新管理第26页
    2.4 深圳市城市更新发展趋势总结第26-28页
        2.4.1 城市更新的需求不断增大,更新类型、更新方式日趋多样第26页
        2.4.2 市场运作为主,政府逐渐加强控制引导第26-27页
        2.4.3 管理机制日益完善第27页
        2.4.4 违章建设逐渐得到控制,但积累大量历史遗留问题第27-28页
第3章 深圳市城市更新基本情况介绍与分析第28-35页
    3.1 深圳市城市更新法规体系第28-30页
        3.1.1 深圳市城市更新法规体系概述第28-29页
        3.1.2 现阶段城市更新法规体系的特征分析第29-30页
    3.2 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改造方式第30-33页
        3.2.1 综合整治第30页
        3.2.2 功能改变第30-31页
        3.2.3 拆除重建第31-32页
        3.2.4 各更新方式比较第32-33页
    3.3 城市更新项目公共利益主要实现路径第33-34页
        3.3.1 土地贡献第33-34页
        3.3.2 政策性用房贡献第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南山区城市更新绩效分析第35-67页
    4.1 南山区城市更新概况第35-37页
        4.1.1 更新进展情况第35页
        4.1.2 “三旧”概况第35-36页
        4.1.3 政策法规与相关指导规划第36-37页
    4.2 城市更新有关目标分析第37-38页
        4.2.1 基础目标第37页
        4.2.2 城市提升目标第37-38页
    4.3 绩效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第38-39页
    4.4 南山区城市更新绩效分析与评价第39-65页
        4.4.1 土地供应与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第39-43页
        4.4.2 生态环境方面第43-44页
        4.4.3 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发展方面第44-56页
        4.4.4 公共贡献方面第56-63页
        4.4.5 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第63-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典型案例分析——大冲村旧改第67-76页
    5.1 项目概况第67-68页
    5.2 更新背景第68页
    5.3 项目分析第68-74页
        5.3.1 功能结构变化及人口变化预测第68-70页
        5.3.2 开发强度第70-71页
        5.3.3 道路交通第71-72页
        5.3.4 公共贡献第72页
        5.3.5 历史文化保护第72-74页
    5.4 改造存在的问题第74-75页
        5.4.1 违章建设的处理不力第74页
        5.4.2 “钉子户”的处理缺乏依据第74-75页
        5.4.3 具有普适性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第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深圳市城市更新整体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初探第76-83页
    6.1 评价目的第76页
    6.2 指标设定的原则与评价方法的探讨第76-78页
        6.2.1 指标设定的原则第76-77页
        6.2.2 评价方法的探讨第77-78页
    6.3 深圳市城市更新整体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第78-82页
        6.3.1 分级指标体系的确定第78-79页
        6.3.2 指标体系说明第79-82页
    6.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7章 结论与反思第83-86页
    7.1 主要结论第83-84页
    7.2 反思及有关建议第84-85页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附录第88-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人体工程学高校单间式宿舍起居空间的尺度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下一篇:深圳市保障房住区健身空间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