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砂砾岩储层水力压裂技术 | 第10-11页 |
1.2.2 重复压裂前井筒应力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定向射孔引导的井筒裂缝转向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轨迹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重复压裂前储层诱导应力场分析 | 第17-30页 |
2.1 原裂缝诱导应力场模型建立 | 第17-20页 |
2.2 生产诱导应力场模型 | 第20-23页 |
2.2.1 生产诱导应力产生机理 | 第20-21页 |
2.2.2 含水力裂缝储层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2.3 重复压裂前诱导应力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3-25页 |
2.4 重复压裂新裂缝转向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9页 |
2.4.1 储层原地应力差 | 第25-26页 |
2.4.2 生产压差 | 第26页 |
2.4.3 初次裂缝缝长 | 第26-27页 |
2.4.4 注水井注入量和注采井距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定向射孔诱导井筒裂缝转向机理研究 | 第30-55页 |
3.1 单射孔及多射孔诱导应力力学模型推导 | 第30-45页 |
3.1.1 推导总体思路 | 第30页 |
3.1.2 理论假设及坐标系的建立 | 第30-31页 |
3.1.3 原地应力分量及井筒引起的应力 | 第31-33页 |
3.1.4 井筒及射孔的内压引起的应力 | 第33-38页 |
3.1.5 压裂液渗滤效应引起的应力 | 第38-42页 |
3.1.6 井筒周围地层的总应力 | 第42-45页 |
3.2 定向射孔诱导重复压裂新裂缝转向规律有限元模拟 | 第45-48页 |
3.2.1 定向射孔诱导重复压裂裂缝转向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5-46页 |
3.2.2 定向射孔诱导应力分析 | 第46-48页 |
3.3 定向射孔参数影响裂缝转向规律分析 | 第48-54页 |
3.3.1 射孔密度影响 | 第48-51页 |
3.3.2 射孔深度影响 | 第51-52页 |
3.3.3 射孔方位角影响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砂砾岩储层砾石影响裂缝拓展规律研究 | 第55-77页 |
4.1 渗流-应力-损伤耦合的二维裂缝扩展模型建立 | 第55-58页 |
4.2 基质与砾石岩性物性影响 | 第58-64页 |
4.2.1 抗拉强度影响 | 第58-61页 |
4.2.2 杨氏模量的影响 | 第61-63页 |
4.2.3 渗透率影响 | 第63-64页 |
4.3 储层应力状态影响 | 第64-66页 |
4.4 压裂施工参数影响 | 第66-69页 |
4.4.1 注入排量影响 | 第66-68页 |
4.4.2 压裂液粘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4.5 砾石形态影响裂缝拓展 | 第69-75页 |
4.5.1 砾石尺寸影响 | 第69-71页 |
4.5.2 砾石形状影响 | 第71-72页 |
4.5.3 砾石与裂缝相对位置影响 | 第72-75页 |
4.6 多砾石影响下砂砾岩储层裂缝拓展形态研究 | 第75-7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砂砾岩定向射孔引导水力压裂大物模实验 | 第77-86页 |
5.1 实验方案及前期准备 | 第77-80页 |
5.1.1 实验用岩样制备 | 第77-78页 |
5.1.2 实验装置介绍 | 第78-79页 |
5.1.3 实验方案设置 | 第79页 |
5.1.4 实验步骤 | 第79-80页 |
5.2 定向射孔对水力压裂裂缝引导作用实验结果分析 | 第80-85页 |
5.3 砾石对裂缝拓展形态影响实验结果分析 | 第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