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1.2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1.3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2 关键词阐释 | 第9-10页 |
1.2.1 基层干部 | 第9-10页 |
1.2.2 基层干部能力 | 第10页 |
1.2.3 公共服务能力 | 第10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庄河市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 第16-31页 |
2.1 庄河市基层干部公共服务现实情况 | 第16-18页 |
2.1.1 庄河市自然概况 | 第16页 |
2.1.2 庄河市基层干部现实情况 | 第16页 |
2.1.3 庄河市基层干部公共服务现状 | 第16-17页 |
2.1.4 庄河市基层干部公共服务面临的困难及业绩 | 第17-18页 |
2.2 问卷调查设计 | 第18-28页 |
2.2.1 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样本范围 | 第18-19页 |
2.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19页 |
2.2.3 针对基层干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第19-26页 |
2.2.4 针对办事群众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第26-28页 |
2.3 访谈及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2.3.1 访谈目的 | 第28页 |
2.3.2 访谈对象 | 第28页 |
2.3.3 访谈程序安排 | 第28-29页 |
2.3.4 访谈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3 庄河市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 第31-40页 |
3.1 庄河市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3.1.1 基层干部队伍缺乏稳定性 | 第31页 |
3.1.2 基层干部公共服务素质有待提高 | 第31-32页 |
3.1.3 基层干部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 第32页 |
3.1.4 基层干部公共服务标准低 | 第32-33页 |
3.2 庄河市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 第33-36页 |
3.2.1 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失衡 | 第33-34页 |
3.2.2 培训制度有欠缺 | 第34-35页 |
3.2.3 考核制度不够严格 | 第35页 |
3.2.4 监督制度不完善 | 第35-36页 |
3.3 国内外提升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借鉴 | 第36-40页 |
3.3.1 国外提升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借鉴 | 第36-37页 |
3.3.2 国内提升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借鉴 | 第37-40页 |
4 提升庄河市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40-54页 |
4.1 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 第40-43页 |
4.1.1 完善选人用人导向 | 第40-41页 |
4.1.2 推进岗位轮换制度 | 第41-42页 |
4.1.3 合理设计干部选拔制度 | 第42-43页 |
4.2 强化干部培训机制 | 第43-47页 |
4.2.1 完善培训体系 | 第43-45页 |
4.2.2 培育公共服务和能力导向理念 | 第45-46页 |
4.2.3 优化专业知识结构 | 第46-47页 |
4.3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 第47-50页 |
4.3.1 优化绩效考核制度 | 第47-48页 |
4.3.2 强化激励机制 | 第48-49页 |
4.3.3 优化行政环境 | 第49-50页 |
4.4 加强监督管理机制 | 第50-54页 |
4.4.1 探索监督管理办法 | 第50-52页 |
4.4.2 加强惩戒约束力度 | 第52页 |
4.4.3 加强法纪约束作用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1 庄河市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 第58-60页 |
附录2 到庄河市基层政府办事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60-61页 |
附录3 庄河市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附录4 庄河市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访谈提纲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