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社会对个性化学习的呼吁 | 第10页 |
1.1.2 学习分析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契机 | 第10页 |
1.1.3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迫在眉睫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学习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个性化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2.1.1 学习分析 | 第20-21页 |
2.1.2 个性化学习 | 第21-22页 |
2.1.3 个性化学习模式 | 第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3-24页 |
2.2.3 掌握学习理论 | 第24页 |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4-26页 |
3 学习分析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构建 | 第26-40页 |
3.1 个性化学习现状和需求调查 | 第26-32页 |
3.1.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26-27页 |
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7-32页 |
3.1.3 存在问题分析 | 第32页 |
3.2 设计要素 | 第32-34页 |
3.2.1 学习资源 | 第32-33页 |
3.2.2 学习目标 | 第33页 |
3.2.3 学习方式 | 第33页 |
3.2.4 学习评价 | 第33-34页 |
3.3 “双课堂”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构建 | 第34-40页 |
3.3.1 “双课堂”个性化学习模式 | 第34-35页 |
3.3.2 课前——“以学定教” | 第35-37页 |
3.3.3 课中——“教学相辅” | 第37-38页 |
3.3.4 课后——“巩固提升” | 第38-40页 |
4 学习分析视角下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案例设计与实施 | 第40-60页 |
4.1 《Photoshop 平面设计》课程标准分析 | 第40-41页 |
4.1.1 课程性质 | 第40页 |
4.1.2 课程目标 | 第40页 |
4.1.3 课程内容 | 第40-41页 |
4.2 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案例设计 | 第41-48页 |
4.2.1 学情分析 | 第41-42页 |
4.2.2 个性化目标设计 | 第42-43页 |
4.2.3 个性化资源设计 | 第43-46页 |
4.2.4 个性化活动设计 | 第46-47页 |
4.2.5 个性化评价设计 | 第47-48页 |
4.3 案例实施 | 第48-54页 |
4.3.1 实施环境 | 第48页 |
4.3.2 实验内容 | 第48-49页 |
4.3.3 实施过程 | 第49-54页 |
4.4 个性化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 | 第54-60页 |
4.4.1 学习数据分析 | 第54-56页 |
4.4.2 学习交互分析 | 第56-60页 |
5 个性化模式应用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 第60-69页 |
5.1 学生学习成绩分析 | 第60-61页 |
5.2 学生课堂行为观察 | 第61-63页 |
5.3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第63-69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70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