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产量和生产成本角度的考察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1 导言第15-23页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5-17页
        1.1.1 问题提出第15-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7-18页
        1.2.1 研究目标第17-18页
        1.2.2 研究内容第18页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18-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2 数据来源第19-20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1 章节安排第20-21页
        1.4.2 技术路线第21页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1-23页
        1.5.1 可能的创新第21-22页
        1.5.2 不足之处第22-23页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第23-43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7页
        2.1.1 粮食安全第23-24页
        2.1.2 农业结构调整第24-25页
        2.1.3 技术进步第25-26页
        2.1.4 技术进步偏向第26-27页
    2.2 理论回顾第27-34页
        2.2.1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第27-30页
        2.2.2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第30-32页
        2.2.3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第32-34页
    2.3 文献回顾第34-41页
        2.3.1 有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第34-36页
        2.3.2 有关中国粮食增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36-38页
        2.3.3 有关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方向的研究第38-41页
    2.4 文献述评第41-43页
3 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第43-59页
    3.1 研究背景第43-52页
        3.1.1 中国的粮食生产与贸易第43-47页
        3.1.2 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变化第47-48页
        3.1.3 粮食库存、非必需进口与竞争力第48-52页
    3.2 分析框架第52-59页
        3.2.1 粮食安全:产量目标与竞争力目标的非统一性第52-56页
        3.2.2 粮食产量: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的影响第56页
        3.2.3 粮食生产成本: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第56-59页
4 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分析第59-71页
    4.1 中国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动第59-62页
    4.2 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贡献的测度方法与数据说明第62-65页
        4.2.1 测度方法第62-64页
        4.2.2 数据说明第64-65页
    4.3 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贡献的测度结果分析第65-69页
        4.3.1 结构调整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第65-66页
        4.3.2 结构调整对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第66-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5 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分析第71-81页
    5.1 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的思路和方法第71-73页
        5.1.1 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的基本思路第71-72页
        5.1.2 随机前沿分析的理论模型第72-73页
    5.2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第73-76页
        5.2.1 计量模型第73-74页
        5.2.2 变量与数据说明第74-76页
    5.3 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程度分析第76-80页
        5.3.1 粮食生产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结果第76-78页
        5.3.2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8-79页
        5.3.3 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程度分析第79-80页
    5.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6 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成本与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第81-93页
    6.1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的变动分析第81-85页
        6.1.1 粮食生产成本统计指标与数据说明第81-82页
        6.1.2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的变化第82-84页
        6.1.3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结构的变化第84-85页
    6.2 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成本与国际竞争力影响第85-91页
        6.2.1 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第85-88页
        6.2.2 结构调整对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第88-91页
    6.3 本章小结第91-93页
7 技术进步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分析: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第93-115页
    7.1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动分析第93-97页
        7.1.1 稻谷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第94-95页
        7.1.2 小麦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第95页
        7.1.3 玉米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第95-97页
    7.2 技术进步方向测度的思路、方法和数据第97-105页
        7.2.1 技术进步偏向测度的基本思路第97-98页
        7.2.2 偏向调整的Malmquist指数方法第98-104页
        7.2.3 变量与数据说明第104-105页
    7.3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测度结果第105-112页
        7.3.1 稻谷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测度结果第106-109页
        7.3.2 小麦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测度结果第109-111页
        7.3.3 玉米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测度结果第111-112页
    7.4 技术进步偏向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分析第112-114页
    7.5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8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15-121页
    8.1 主要结论第115-116页
    8.2 政策启示第116-118页
    8.3 研究展望第118-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3页
附录第133-137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通讯技术对金融普惠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金融服务获得的视角
下一篇: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