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扶桑绵粉蚧蜡质成分及合成相关基因far的研究

致谢第7-9页
摘要第9-10页
Abs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4页
    1.1 扶桑绵粉蚧的分布、危害和重要生物学特征概述第14-18页
        1.1.1 分布第14-15页
        1.1.2 危害第15页
        1.1.3 重要生物学特性第15-18页
    1.2 蚧虫蜡泌物研究进展第18-20页
        1.2.1 蚧虫蜡腺和蜡泌物超微结构第18-19页
        1.2.2 蚧虫蜡泌物的成分第19-20页
    1.3 脂肪酰辅酶A还原酶(FAR)研究进展第20-23页
        1.3.1 FAR在脂肪酸衍生物合成通路中的作用第20-21页
        1.3.2 far基因第21-23页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扶桑绵粉蚧蜡腺及蜡泌物研究第24-40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1.1 供试虫源及其饲养第24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4-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27页
        2.2.1 扶桑绵粉蚧表皮的电镜扫描第25-26页
        2.2.2 扶桑绵粉蚧蜡质成分分析第26-2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7-37页
        2.3.1 扶桑绵粉蚧蜡腺和蜡泌物超微结构第27-29页
        2.3.2 扶桑绵粉蚧蜡质的成分第29-37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37-40页
第三章 far基因的家族进化及不同龄期的表达量第40-54页
    3.1 实验材料第40-41页
        3.1.1 供试虫源及其饲养第40页
        3.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第40-41页
    3.2 实验方法第41-46页
        3.2.1 FAR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第41-43页
        3.2.2 四个Psfar基因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定量表达第43-46页
    3.3 结果第46-52页
        3.3.1 FAR基因家族进化分析第46-50页
        3.3.2 四个Psfar基因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定量表达第50-52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52-54页
第四章 4个far基因的RNAi第54-66页
    4.1 实验材料第54-56页
        4.1.1 供试虫源及其饲养第54页
        4.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第54-56页
    4.2 实验方法第56-62页
        4.2.1 far基因的克隆第56-60页
        4.2.2 RNAi第60-62页
    4.3 结果第62-65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65-66页
第五章 总结第66-68页
    5.1 主要研究结果第66页
    5.2 主要创新点第66页
    5.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风电的机组组合和运行优化策略研究
下一篇:日本企业劳资关系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