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2.1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1.2.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5页 |
1.3.1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不足 | 第14-15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1 FDI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2.1.2 知识溢出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2.1.3 吸收能力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1.4 创新理论 | 第18-19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2.2.1 FDI技术外溢与区域创新 | 第19-23页 |
2.2.2 地区吸收能力的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2.2.3 文献评述 | 第25-27页 |
3 FDI技术溢出-地区吸收能力-区域技术创新的机理分析 | 第27-31页 |
3.1 FDI技术溢出作用于区域创新水平的机理分析 | 第27-28页 |
3.2 地区综合吸收能力作用于区域创新水平的机理分析 | 第28-29页 |
3.3 地区综合吸收能力具有门槛效应的机理分析 | 第29-31页 |
4 地区综合吸收能力的测度 | 第31-38页 |
4.1 地区综合吸收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3页 |
4.1.1 地区综合吸收能力的分析维度 | 第31-32页 |
4.1.2 地区综合吸收能力的指标选取 | 第32-33页 |
4.2 因子分析方法和模型 | 第33-34页 |
4.3 地区综合吸收能力的测度 | 第34-38页 |
4.3.1 数据的处理 | 第34-35页 |
4.3.2 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 | 第35页 |
4.3.3 主成份因子的提取 | 第35-38页 |
5 FDI技术溢出影响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实证分析 | 第38-48页 |
5.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8-40页 |
5.1.1 变量选取 | 第38-40页 |
5.1.2 数据来源 | 第40页 |
5.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40-48页 |
5.2.1 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40-41页 |
5.2.2 面板数据检验 | 第41-42页 |
5.2.3 实证检验 | 第42-45页 |
5.2.4 稳健性检验 | 第45-48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8-51页 |
6.1 结论 | 第48-49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