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交警执法伦理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3页 |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3-25页 |
| 1.3.1 研究思路方法 | 第23-24页 |
| 1.3.2 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 第2章 交警执法与服务型政府及其伦理意蕴 | 第25-38页 |
| 2.1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价值理念 | 第25-29页 |
| 2.1.1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第25-26页 |
| 2.1.2 核心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 第26-29页 |
| 2.2 交警执法及其伦理内蕴 | 第29-35页 |
| 2.2.1 交警执法的概念 | 第29-30页 |
| 2.2.2 交警执法的伦理内蕴:人权、秩序、服务 | 第30-33页 |
| 2.2.3 交警执法的道德原则:文明、尊重、公正 | 第33-35页 |
| 2.3 交警执法与服务型政府的伦理关联 | 第35-38页 |
| 2.3.1 文明执法实现服务伦理 | 第35-36页 |
| 2.3.2 公正执法促进社会正义 | 第36页 |
| 2.3.3 人本执法保障公民权利 | 第36-38页 |
| 第3章 交警执法伦理问题表征及成因 | 第38-45页 |
| 3.1 交警执法的伦理问题表征 | 第38-41页 |
| 3.1.1 执法价值取向功利化 | 第38-39页 |
| 3.1.2 执法制度伦理空洞化 | 第39-40页 |
| 3.1.3 执法文明意识淡漠化 | 第40-41页 |
| 3.2 交警执法伦理问题成因 | 第41-45页 |
| 3.2.1 个体道德责任缺失 | 第41-42页 |
| 3.2.2 法律信仰难以确立 | 第42-43页 |
| 3.2.3 组织价值取向扭曲 | 第43页 |
| 3.2.4 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 第43-45页 |
| 第4章 交警执法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5-53页 |
| 4.1 提升交警执法者责任伦理 | 第45-47页 |
| 4.1.1 明确角色定位的公共性 | 第45-46页 |
| 4.1.2 强化公益至上的责任性 | 第46页 |
| 4.1.3 激发公正执法的自觉性 | 第46-47页 |
| 4.2 强化交警执法制度伦理属性 | 第47-50页 |
| 4.2.1 培育德性的交警组织文化 | 第47-48页 |
| 4.2.2 构建交警执法的伦理规范 | 第48-49页 |
| 4.2.3 完善交警道德考核激励机制 | 第49-50页 |
| 4.3 优化交警外部执法环境 | 第50-53页 |
| 4.3.1 培养公民守法意识 | 第50页 |
| 4.3.2 培育社会监督力量 | 第50-51页 |
| 4.3.3 营造警民和谐氛围 | 第51-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一、国内著作 | 第55-56页 |
| 二、英译汉著作 | 第56-57页 |
| 三、学位论文 | 第57-58页 |
| 四、期刊文献 | 第58页 |
| 五、外文文献 | 第58-60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