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缩写词表 | 第14-1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1.1 植物细胞中的PLD及其逆境细胞信号作用机制 | 第15-20页 |
1.1.1 PLD分类及结构特征 | 第16-17页 |
1.1.2 PLD活性的催化特性和调控 | 第17-18页 |
1.1.3 PLDs的亚细胞定位和组织分布 | 第18页 |
1.1.4 PLDs参与的细胞信号转导 | 第18-20页 |
1.1.5 PLDδ参与响应ROS和渗透胁迫 | 第20页 |
1.2 植物细胞中的ABA及其逆境细胞信号作用机制 | 第20-22页 |
1.2.1 植物激素ABA简介 | 第21页 |
1.2.2 非生物胁迫下的ABA信号转导 | 第21页 |
1.2.3 PLD和ABA信号关系研究 | 第21-22页 |
1.3 植物细胞中的NO及其逆境细胞信号作用机制 | 第22-25页 |
1.3.1 植物细胞NO产生途径 | 第23页 |
1.3.2 非生物胁迫下的NO信号转导 | 第23-24页 |
1.3.3 NO和ABA信号关系研究 | 第24-25页 |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5-27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7-28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2 纯合突变体筛选 | 第28-29页 |
2.2.1 DNA提取 | 第28页 |
2.2.2 引物设计 | 第28-29页 |
2.2.3 PCR体系 | 第29页 |
2.3 材料处理 | 第29-30页 |
2.4 RNA提取和RT-qPCR检测 | 第30-31页 |
2.4.1 总RNA提取 | 第30页 |
2.4.2 RT-qPCR反应体系 | 第30-31页 |
2.5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2.5.1 植物细胞内源ABA含量测定 | 第31页 |
2.5.2 植物细胞总Ca2+含量测定 | 第31-32页 |
2.5.3 植物细胞膜总钙泵活性测定 | 第32页 |
2.5.4 植物细胞PLD活性测定 | 第32页 |
2.5.5 植物细胞内源NO含量测定 | 第32-33页 |
2.5.6 植物细胞NOS和NR活性测定 | 第33-34页 |
2.5.6.1 NOS活性测定 | 第33页 |
2.5.6.2 NR活性测定 | 第33-34页 |
2.5.7 植物MDA、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测定 | 第34页 |
2.5.8 植物细胞SOD、POD和CAT活性测定 | 第34页 |
2.5.9 植物细胞游离Pro、SS和SP含量测定 | 第34页 |
2.5.10 种子萌发率测定 | 第34-35页 |
2.6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35页 |
2.7 数据处理 | 第35-36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60页 |
3.1 干旱胁迫下ABA和PLDδ信号转导关系研究 | 第36-44页 |
3.1.1 干旱胁迫对ABA含量及ABA1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2 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和Ca2+对WT和aba1幼苗PLD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3.1.3 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和Ca~(2+)对WT和aba1幼苗PLDδ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9-40页 |
3.1.4 干旱胁迫下ABA和Ca2+抑制剂共处理对PLD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1.5 干旱胁迫下ABA和Ca~(2+)抑制剂共处理对PLDδ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1页 |
3.1.6 干旱胁迫下ABA对Ca~(2+)含量及钙泵活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3.1.7 讨论 | 第43-44页 |
3.2 干旱胁迫下PLDδ和NO信号转导关系研究 | 第44-52页 |
3.2.1 noa1,nia1,nia2和aba1纯合突变体鉴定 | 第44-45页 |
3.2.2 干旱胁迫对PLD活性和NO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3 干旱胁迫对NOS和NR活性的影响 | 第46页 |
3.2.4 干旱胁迫下NOS和NR缺失对NO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5 干旱胁迫对PLDδ、NOA1、NIA1和NIA2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6 干旱胁迫对pldδ和nia2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48-50页 |
3.2.7 干旱胁迫下外源SNP和PA处理对内源NO含量的影响 | 第50页 |
3.2.8 讨论 | 第50-52页 |
3.2.8.1 PLDδ和NO参与干旱胁迫下拟南芥的信号转导过程 | 第50-51页 |
3.2.8.2 PLDδ,NIA2缺失影响干旱胁迫下拟南芥的种子萌发 | 第51-52页 |
3.3 干旱胁迫下NO对拟南芥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52-60页 |
3.3.1 干旱胁迫下外源NO对拟南芥幼苗NR活性及内源NO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2 干旱胁迫下外源NO对拟南芥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3 干旱胁迫下外源NO对拟南芥幼苗H2O2,O2·-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54-56页 |
3.3.4 干旱胁迫下外源NO对拟南芥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5 讨论 | 第57-60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4.1.1 干旱胁迫下ABA和PLDδ信号关系 | 第61页 |
4.1.2 干旱胁迫下PLDδ和NO信号关系 | 第61页 |
4.1.3 干旱胁迫下NO对拟南芥耐旱机制研究 | 第61页 |
4.2 问题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5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