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7-16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的历史形成 | 第16-33页 |
(一)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的历史背景 | 第16-21页 |
1.经济背景:重新认识历史的必要 | 第16-18页 |
2.政治背景:阶级斗争的现实需求 | 第18-19页 |
3.思想背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 第19-21页 |
(二)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21-26页 |
1.古希腊晚期哲学 | 第21-22页 |
2.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历史观 | 第22-24页 |
3.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 | 第24-26页 |
(三)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的逻辑转向 | 第26-33页 |
1.从宗教熏陶到质疑有神论 | 第26-28页 |
2.从有神论向无神论的转变 | 第28-30页 |
3.从无神论出发的建构性宗教批判思想理路 | 第30-33页 |
二、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的理论进路与内容 | 第33-57页 |
(一)自我意识高扬的宗教批判 | 第33-39页 |
1.转向黑格尔 | 第33-34页 |
2.博士论文写作的缘起 | 第34-36页 |
3.宗教的哲学批判 | 第36-39页 |
(二)宗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向度 | 第39-49页 |
1.批判转向:从宗教的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 第40-43页 |
2.颠倒之谜:从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到宗教批判 | 第43-46页 |
3.宗教解放、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 | 第46-49页 |
(三)唯物主义终极关怀建构性宗教批判 | 第49-57页 |
1.马克思的劳动异化与宗教异化 | 第49-52页 |
2.实践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基石 | 第52-54页 |
3.成熟唯物主义宗教批判思想的科学表达 | 第54-57页 |
三、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的理论旨归与时代回应 | 第57-71页 |
(一)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的理论旨归 | 第57-64页 |
1.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与哲学革命 | 第57-60页 |
2.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看待宗教 | 第60-62页 |
3.人本质的复归 | 第62-64页 |
(二)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的时代回应 | 第64-71页 |
1.重估宗教的人文价值 | 第65-67页 |
2.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本质论的再认识 | 第67-69页 |
3.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新宗教论”辨析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