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的理论基础 | 第10-16页 |
(一) 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内涵解读 | 第10-11页 |
1、事实认定的内涵 | 第10页 |
2、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关系 | 第10-11页 |
(二) 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的发展沿革 | 第11-12页 |
(三) 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参审的必然性 | 第12-16页 |
1、事实认定参审的现实需求 | 第13-14页 |
2、事实认定参审的司法意义 | 第14-16页 |
二、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的困境透视 | 第16-24页 |
(一) 事实认定权力结构设置不完善 | 第16-19页 |
1、事实认定阶段司法权力配置不合理 | 第16-17页 |
2、事实认定阶段评议表决规则不健全 | 第17-19页 |
(二) 事实认定的裁判性事项范围界定不明 | 第19-21页 |
1、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范围初步划分存在困难 | 第19页 |
2、事实和法律混合问题的归属不明 | 第19-21页 |
(三) 法律事实涵摄于法律适用产生脱节 | 第21-22页 |
(四) 关于困境的分析与思考 | 第22-24页 |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域外经验启示 | 第24-31页 |
(一) 关于域外事实认定权力结构设置的启示 | 第24-26页 |
(二) 关于域外事实认定裁判性事项分配规则的启示 | 第26-28页 |
1、普通法系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界分规则 | 第26-27页 |
2、大陆法系事实审和法律审的分离规则 | 第27-28页 |
(三) 域外其他相关制度的借鉴 | 第28-31页 |
1、问题列表制度的借鉴 | 第28-29页 |
2、指示制度的借鉴 | 第29-31页 |
四、我国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完善建议 | 第31-42页 |
(一) 基于案件类型构建差异化陪审模式 | 第31-33页 |
(二) 事实认定的权力结构设置建议 | 第33-35页 |
1、不同表决规则并存的需求 | 第33-34页 |
2、人民陪审员人数的双数要求 | 第34页 |
3、案件差异化下的事实认定权力结构配置建议 | 第34-35页 |
(三) 事实认定裁判性事项范围的界定建议 | 第35-40页 |
1、系统化的问题列表式范本 | 第35-38页 |
2、个案的具体事实清单 | 第38-40页 |
(四) 规范并强化陪审制度的队伍建设 | 第40-42页 |
1、加强人民陪审员责任意识,保证队伍的非专业化 | 第40页 |
2、完善法官指示职责,强化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谢辞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