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1. 铝在地壳中存在形式及铝毒害形成原因 | 第14-15页 |
2. 铝毒害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 | 第15-18页 |
2.1 铝毒害对植物的最初毒害位点及表型 | 第16-17页 |
2.2 铝毒进入植物细胞内部后的分布 | 第17页 |
2.3 铝毒害对植物的影响 | 第17-18页 |
2.3.1 铝毒害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 | 第17-18页 |
2.3.2 铝处理后对植物细胞骨架的影响 | 第18页 |
3. 植物耐铝植株筛选方法及鉴定指标 | 第18-21页 |
3.1 水培体系 | 第18-19页 |
3.2 土培体系 | 第19页 |
3.3 耐铝植株的鉴定指标 | 第19-20页 |
3.3.1 植物主根的伸长量 | 第19页 |
3.3.2 铝毒害之染色法鉴定 | 第19-20页 |
3.4 植物根尖铝含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3.5 铝处理后胼胝质的形成 | 第21页 |
4. 植物激素参与铝毒害对植物根伸长的研究 | 第21-24页 |
4.1 乙烯参与铝毒害对植物根伸长的研究 | 第21-23页 |
4.2 生长素参与铝毒害对植物根伸长的研究 | 第23-24页 |
5. 茉莉酸对植物生长的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5.1 茉莉酸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4页 |
5.2 茉莉酸在植物抗逆过程中的作用 | 第24-26页 |
5.2.1 茉莉酸诱导产生抗逆蛋白 | 第24-25页 |
5.2.2 茉莉酸诱导生成次生物质 | 第25页 |
5.2.3 茉莉酸诱导形成防御结构 | 第25-26页 |
5.3 茉莉酸和植物根的生长发育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8-46页 |
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28-31页 |
1.1 植物材料及生长环境 | 第28页 |
1.2 菌株及载体 | 第28页 |
1.3 相关试剂及其配制 | 第28-31页 |
1.3.1 试剂 | 第28-29页 |
1.3.2 实验室内常用的各类试剂和各种培养基的配制 | 第29-31页 |
2. 实验过程及方法 | 第31-46页 |
2.0 PCR法鉴定拟南芥中T-DNA突变株插入位点 | 第31-33页 |
2.0.1 鉴定突变插入位点原理 | 第31-32页 |
2.0.2 鉴定突变体步骤 | 第32-33页 |
2.1 拟南芥种子的灭菌方法 | 第33页 |
2.1.1 氯气灭菌法 | 第33页 |
2.1.2 不同浓度酒精结合灭菌法 | 第33页 |
2.2 MS板上培养方法 | 第33页 |
2.3 水培法培养拟南芥及表型分析 | 第33-34页 |
2.4 载体构建的方法及过程 | 第34-37页 |
2.4.1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 | 第34页 |
2.4.2 质粒的提取 | 第34-35页 |
2.4.3 大肠杆菌E.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5-36页 |
2.4.4 大肠杆菌转化(热激法) | 第36页 |
2.4.5 筛选重组克隆的方法 | 第36-37页 |
2.4.6 质粒的酶切验证 | 第37页 |
2.4.7 测序并获得cDNA全长序列 | 第37页 |
2.5 拟南芥农杆菌的转化及筛选阳性苗的过程 | 第37-39页 |
2.5.1 制备农杆菌的感受态细胞 | 第37-38页 |
2.5.2 农杆菌转化步骤 | 第38页 |
2.5.3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的转化方法 | 第38页 |
2.5.4 侵染后阳性苗的筛选 | 第38-39页 |
2.6 提取拟南芥基因组的DNA | 第39-40页 |
2.6.1 Tps方法提取拟南芥的基因组DNA | 第39页 |
2.6.2 CTAB方法提取拟南芥基因组DNA | 第39-40页 |
2.7 植物RNA的提取及cDNA合成 | 第40-42页 |
2.7.1 天根试剂盒提取拟南芥的RNA | 第40-41页 |
2.7.2 cDNA的合成 | 第41页 |
2.7.3 基因表达分析:q-RT-PCR | 第41-42页 |
2.8 铝处理后拟南芥主根生长的统计分析 | 第42页 |
2.9 铝毒处理后铝含量测定方法 | 第42-43页 |
2.9.1 铝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 | 第42-43页 |
2.9.2 全根中铝含量测定步骤 | 第43页 |
2.9.3 质外体与共质体中铝含量的测定 | 第43页 |
2.10 Morin染色步骤 | 第43-44页 |
2.11 苏木精染色的步骤 | 第44页 |
2.12 GUS染色步骤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62页 |
1. 茉莉酸参与调控铝抑制主根生长过程 | 第46-53页 |
1.1 外源茉莉酸甲酯加剧了铝毒害抑制拟南芥主根的生长 | 第46-47页 |
1.2 茉莉酸信号途径参与铝毒害抑制拟南芥主根生长 | 第47页 |
1.3 在铝毒害胁迫下,coi1-2突变体中根尖积累的铝含量比野生型少 | 第47-50页 |
1.4 茉莉素信号途径中coi1-2突变体中铝相关耐受基因表达检测 | 第50-51页 |
1.5 铝处理可以诱导茉莉酸信号在根尖转化区特异性增强 | 第51-53页 |
2. 铝诱导茉莉酸信号途径基因COI1在根尖转化区的表达依赖于乙烯信号途径 | 第53-56页 |
2.1 乙烯信号参与铝毒诱导COI1在根尖转化区的表达 | 第53-54页 |
2.2 茉莉酸信号突变后,乙烯还可以加重铝抑制的根伸长 | 第54-55页 |
2.3 茉莉酸信号位于乙烯信号途径的下游参与铝毒害对根伸长的抑制 | 第55-56页 |
3. 茉莉酸信号与生长素信号在铝毒害抑制拟南芥主根生长过程中为平行关系 | 第56-62页 |
3.1 茉莉酸信号不影响铝胁迫诱导的根尖转化区生长素信号的增加 | 第56-58页 |
3.2 生长素不参与调控铝诱导的根尖转化区茉莉酸信号的加强 | 第58页 |
3.3 铝毒害过程中茉莉酸信号途径与生长素信号途径为平行关系 | 第58-6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