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各种农药论文--杀螨剂、杀鼠剂、杀其他生物剂论文

酸类化合物杀线虫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前言第17-19页
第一章 植物线虫病害防治及14-3-3蛋白研究进展第19-48页
   ·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和防治第19-33页
   ·植物寄生线虫致病相关因子研究进展第33-37页
   ·14-3-3蛋白研究进展第37-47页
   ·展望第47-48页
第二章 酸类化合物对线虫活性构效关系研究第48-71页
   ·材料与方法第49-56页
   ·仪器设备第56页
   ·数据分析第56-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9页
     ·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毒力影响第57-58页
     ·化合物对大豆胞囊线虫2龄幼虫毒力影响第58-59页
     ·化合物对甘薯茎线虫毒力影响第59-60页
     ·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影响第60-63页
     ·化合物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影响第63-67页
     ·化合物对线虫趋性影响第67-69页
   ·小结第69-71页
第三章 酸类化合物对植物寄生线虫温室防效及寄主生长影响第71-82页
   ·材料与方法第71-75页
   ·仪器设备第75页
   ·数据分析第75页
   ·结果与分析第75-80页
     ·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温室防效影响第75-76页
     ·化合物对大豆胞囊线虫温室防效影响第76页
     ·化合物对番茄种子萌发影响第76-77页
     ·化合物对大豆种子萌发影响第77-78页
     ·化合物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第78页
     ·化合物对大豆幼苗生长影响第78-79页
     ·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影响第79页
     ·化合物对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影响第79-80页
   ·小结第80-82页
第四章 酸类化合物对植物寄生线虫作用方式影响第82-92页
   ·材料与方法第82-83页
   ·仪器设备第83-84页
   ·数据分析第84页
   ·结果与分析第84-90页
     ·不同处理时间化合物对线虫生命活力影响第84-85页
     ·化合物对线虫运动行为影响第85-86页
     ·化合物对线虫个体发育影响第86-88页
     ·化合物对线虫体液渗漏影响第88-89页
     ·化合物处理线虫中毒症状观察第89-90页
   ·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酸类化合物对植物寄生线虫生理代谢影响第92-106页
   ·材料与方法第92-100页
   ·仪器设备第100页
   ·数据分析第100-101页
   ·结果与分析第101-104页
     ·线虫体内糖含量分析第101页
     ·线虫体内甘油含量分析第101-102页
     ·线虫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第102页
     ·线虫体内全蛋白电泳分析第102-103页
     ·线虫体内氨基酸含量分析第103-104页
     ·线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析第104页
   ·小结第104-106页
第六章 南方根结线虫和大豆胞囊线虫14-3-3蛋白基因克隆第106-131页
   ·材料与方法第107-119页
   ·仪器设备第119-120页
   ·结果与分析第120-129页
     ·线虫总RNA提取第120页
     ·14-3-3蛋白基因片段扩增第120-121页
     ·14-3-3蛋白基因全序列扩增第121-124页
     ·基因信息学分析第124-129页
   ·小结第129-131页
第七章 大豆胞囊线虫14-3-3蛋白基因RT-PCR和基因表达谱分析第131-157页
   ·材料与方法第131-140页
   ·仪器设备第140页
   ·结果与分析第140-151页
     ·Real Time PCR分析14-3-3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第140-142页
     ·高通量数字化基因表达谱分析大豆胞囊线虫基因第142-151页
   ·小结第151-157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第157-161页
   ·本论文取得的研究进展第157-159页
     ·酸类化合物对植物寄生线虫活性构效关系第157页
     ·酸类化合物对植物寄生线虫温室防效和寄主生长影响第157-158页
     ·酸类化合物对植物寄生线虫作用方式影响第158页
     ·酸类化合物对植物寄生线虫代谢影响第158-159页
     ·南方根结线虫和大豆胞囊线虫14-3-3蛋白基因克隆第159页
     ·大豆胞囊线虫14-3-3蛋白基因RT-PCR和基因表达谱分析第159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159-160页
   ·讨论第16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9页
致谢第179-180页
附录第180-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玉米叶部病害田间流行动态及预测模型研究
下一篇:大豆胞囊线虫不同生理小种的致病性及其分子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