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3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染料废水污染及治理技术 | 第11-16页 |
1.2.1 染料及其分类 | 第11-13页 |
1.2.2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 第14-16页 |
1.3 异相芬顿氧化法 | 第16-22页 |
1.3.1 芬顿反应机理 | 第16-18页 |
1.3.2 铁氧化物异相芬顿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1.4 光催化法 | 第22-32页 |
1.4.1 光催化原理 | 第22-23页 |
1.4.2 光催化剂简介 | 第23页 |
1.4.3 g-C_3N_4光催化研究 | 第23-32页 |
1.5 光芬顿法 | 第32-34页 |
1.5.1 光芬顿原理 | 第32-33页 |
1.5.2 光芬顿催化降解染料应用 | 第33-34页 |
1.6 本论文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34-37页 |
2 实验方法与表征技术 | 第37-49页 |
2.1 药品试剂 | 第37-38页 |
2.2 样品制备 | 第38页 |
2.2.1 Fe_3O_4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 第38页 |
2.2.2 g-C_3N_4制备方法 | 第38页 |
2.2.3 TCNE共聚g-C_3N_4制备方法 | 第38页 |
2.2.4 g-C_3N_4/α-Fe_2O_3/Fe_3O_4制备方法 | 第38页 |
2.3 催化降解染料废水实验 | 第38-39页 |
2.4 表征技术 | 第39-49页 |
2.4.1 形貌表征 | 第39-41页 |
2.4.2 结构表征 | 第41-42页 |
2.4.3 成分表征 | 第42-46页 |
2.4.4 光学性质表征 | 第46-48页 |
2.4.5 磁学性质表征 | 第48-49页 |
3 Fe_3O_4纳米粒子可控制备及异相芬顿催化降解染料研究 | 第49-73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实验过程 | 第50-51页 |
3.2.1 Fe_3O_4纳米粒子制备 | 第50-51页 |
3.2.2 异相芬顿催化降解染料废水 | 第51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51-71页 |
3.3.1 Fe_3O_4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研究 | 第51-65页 |
3.3.2 Fe_3O_4纳米粒子异相芬顿催化降解橙Ⅱ染料 | 第65-70页 |
3.3.3 异相芬顿催化降解机理分析 | 第70-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4 四氰基乙烯共聚g-C_3N_4的制备与光催化降解染料研究 | 第73-95页 |
4.1 引言 | 第73-74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74-75页 |
4.2.1 g-C_3N_4的合成 | 第74页 |
4.2.2 CN/TCNE的合成 | 第74-75页 |
4.2.3 CN/TCNE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实验 | 第7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75-92页 |
4.3.1 TCNE共聚g-C_3N_4的结构和形貌 | 第75-82页 |
4.3.2 TCNE共聚g-C_3N_4的半导体光学性质 | 第82-85页 |
4.3.3 TCNE共聚g-C_3N_4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 第85-89页 |
4.3.4 TCNE共聚g-C_3N_4光催化材料稳定性分析 | 第89-91页 |
4.3.5 TCNE共聚g-C_3N_4光催化反应机理分析 | 第91-9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2-95页 |
5 g-C_3N_4/α-Fe_2O_3/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芬顿降解染料研究 | 第95-115页 |
5.1 引言 | 第95-96页 |
5.2 实验过程 | 第96-98页 |
5.2.1 g-C_3N_4/α-Fe_2O_3/Fe_3O_4的制备 | 第96-97页 |
5.2.2 g-C_3N_4/α-Fe_2O_3/Fe_3O_4光芬顿催化降解橙Ⅱ实验 | 第97页 |
5.2.3 自由基捕获及·OH验证实验 | 第97-98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98-113页 |
5.3.1 g-C_3N_4/α-Fe_2O_3/Fe_3O_4结构与形貌 | 第98-102页 |
5.3.2 g-C_3N_4/α-Fe_2O_3/Fe_3O_4光学性质 | 第102-105页 |
5.3.3 g-C_3N_4/α-Fe_2O_3/Fe_3O_4光芬顿催化染料降解 | 第105-108页 |
5.3.4 g-C_3N_4/α-Fe_2O_3/Fe_3O_4复合材料稳定性及磁回收 | 第108-110页 |
5.3.5 光芬顿催化降解机理讨论 | 第110-11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15-116页 |
6.2 展望 | 第11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