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20页 |
1.1.1 内存内计算 | 第15-19页 |
1.1.2 集成电路的EM老化效应 | 第19-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2.1 内存内计算 | 第20-22页 |
1.2.2 异构系统任务调度 | 第22-23页 |
1.2.3 异构多核系统可靠性优化 | 第23-24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4-25页 |
1.3.1 面向PIM+CPU异构系统的任务调度模型 | 第24-25页 |
1.3.2 缓解PIM+CPU异构系统电迁移效应的任务调度算法 | 第2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第27-36页 |
2.1 内存内计算 | 第27-31页 |
2.1.1 软件/硬件层次的内存计算 | 第27-29页 |
2.1.2 HMC | 第29-31页 |
2.2 异构多核系统的任务调度 | 第31-36页 |
2.2.1 异构多核系统 | 第31-33页 |
2.2.2 异构多核系统的任务调度 | 第33-36页 |
第三章 PIM-FAST—PIM+CPU异构系统的任务调度 | 第36-50页 |
3.1 系统描述 | 第36-37页 |
3.2 访存干扰模型 | 第37-40页 |
3.2.1 CPU之间的访存干扰延迟 | 第38-39页 |
3.2.2 CPU与PIM之间的访存干扰延迟 | 第39-40页 |
3.3 任务间通信模型 | 第40-41页 |
3.4 PIM+CPU异构系统量化 | 第41-42页 |
3.5 PIM-FAST任务调度算法 | 第42-45页 |
3.5.1 任务排序 | 第42-43页 |
3.5.2 处理单元映射 | 第43-45页 |
3.6 实验与结果 | 第45-49页 |
3.6.1 模拟配置 | 第45页 |
3.6.2 基准测试程序 | 第45-46页 |
3.6.3 性能评估 | 第46-49页 |
3.7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MTTF的PIM+CPU异构系统任务调度算法 | 第50-58页 |
4.1 异构系统可靠性优化 | 第50页 |
4.2 PIM+CPU异构系统可靠性模型 | 第50-52页 |
4.2.1 功耗模型 | 第51页 |
4.2.2 温度模型 | 第51页 |
4.2.3 MTTF模型 | 第51-52页 |
4.2.4 优化目标模型 | 第52页 |
4.3 PIM-MTTF任务调度算法 | 第52-54页 |
4.3.1 任务图和任务队列 | 第53页 |
4.3.2 处理单元选择策略 | 第53-54页 |
4.4 实验与结果 | 第54-57页 |
4.4.1 评估系统MTTF差异值 | 第55页 |
4.4.2 性能评估 | 第55-56页 |
4.4.3 负载时间评估 | 第56-57页 |
4.5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58-59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