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原子频标属性和频率稳定度分析 | 第19-31页 |
2.1 原子频率标准 | 第19-26页 |
2.1.1 铯原子频标 | 第20-21页 |
2.1.2 铷原子频标 | 第21-22页 |
2.1.3 氢原子频标 | 第22-23页 |
2.1.4 新频标探索 | 第23-26页 |
2.2 原子频标频率稳定度分析 | 第26-31页 |
2.2.1 频率稳定度表征方法 | 第26-27页 |
2.2.2 频率源频率稳定度变化规律分析 | 第27-29页 |
2.2.3 频率处理与相位处理下的频率稳定度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频率源相位现象探索 | 第31-43页 |
3.1 相位的概念 | 第31-32页 |
3.2 周期性信号间的相位关系 | 第32-33页 |
3.3 锁相环 | 第33-34页 |
3.4 基于相位的扩展应用 | 第34-43页 |
3.4.1 模糊区及其测量 | 第34-35页 |
3.4.2 相位处理的虚拟重建测频原理 | 第35-39页 |
3.4.3 相位在数字化测量中的应用 | 第39-43页 |
第四章 被动型铷原子钟的相位信息获取 | 第43-53页 |
4.1 被动型铷原子钟稳频方式与频率稳定度分析 | 第43-44页 |
4.2 被动型铷原子钟能级跃迁最大概率现象分析 | 第44-48页 |
4.2.1 原子能级跃迁现象 | 第44-45页 |
4.2.2 最大概率点的捕捉 | 第45-48页 |
4.3 被动型铷原子钟频率-相位关系数学模型建立 | 第48-53页 |
4.3.1 洛伦兹线型 | 第48-49页 |
4.3.2 频率与相位的关系 | 第49-50页 |
4.3.3 最大概率点处频差-相差数学建模 | 第50-53页 |
第五章 被动型铷原子钟数字化相位处理方案设计及实现 | 第53-69页 |
5.1 原子钟定制需求说明 | 第53-55页 |
5.2 数字化相位处理方案设计 | 第55-57页 |
5.3 数字化相位处理方案实现 | 第57-62页 |
5.3.1 相位处理硬件 | 第57-60页 |
5.3.2 相位处理软件 | 第60-62页 |
5.4 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 第62-69页 |
5.4.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7页 |
5.4.2 误差分析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9-7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4页 |
附录A 实验平台图 | 第79-80页 |
附录B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界面 | 第80-81页 |
附录C 光检输出信号与低频调制信号的相对频差数据表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