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21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二) 对文献的评价 | 第15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一) 公办教师 | 第15-16页 |
(二) 民办教师 | 第16页 |
(三) 代课教师 | 第16-18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1页 |
(一) 逻辑起点 | 第18-19页 |
(二) 研究过程 | 第1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代课教师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1-44页 |
一、代课教师的现状描述 | 第21-39页 |
(一) 代课教师的构成及分布特点 | 第21-25页 |
(二) 代课教师的工作状况 | 第25-27页 |
(三) 代课教师的现实待遇 | 第27-30页 |
(四) 代课教师的职业前景 | 第30-39页 |
二、关于代课教师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4页 |
(一) 入口不规范导致代课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 第39页 |
(二) 待遇低导致代课教师队伍稳定性差 | 第39-41页 |
(三) 代课教师的任用和辞退不符合社会法治精神 | 第41-42页 |
(四) 代课教师转正不规范影响社会公正 | 第42页 |
(五) 代课教师安置不当导致新的社会问题 | 第42-44页 |
第三章 代课教师产生及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44-54页 |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代课教师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44-48页 |
(一) 国家整体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第44-46页 |
(二) 教育财政分配存在地区、城乡不均 | 第46-48页 |
二、师资短缺是代课教师存在的直接原因 | 第48-50页 |
(一) 师生比偏低造成农村教师缺编 | 第48-49页 |
(二) 人口流动造成城市教师缺编 | 第49页 |
(三) 供需不对应造成教师结构性缺编 | 第49-50页 |
(四) 教师休假造成临时性缺编 | 第50页 |
三、职业吸引力是代课教师不乏来源的客观原因 | 第50-54页 |
(一) 教师行业特有的职业幸福感 | 第50-52页 |
(二) 代课教师有转为正式教师的机会 | 第52页 |
(三) 代课教师的收入可以维持生活 | 第52-53页 |
(四) 就近代课方便照顾家庭 | 第53页 |
(五) 代课可以成为就业的跳板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54-59页 |
一、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规范代课教师的管理 | 第54-55页 |
(一) 加大在代课教师中招考聘用制教师的力度 | 第54页 |
(二) 妥善安置未通过招考的代课教师 | 第54-55页 |
(三) 将生活困难的离岗代课教师纳入社保体系 | 第55页 |
二、政府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 第55-57页 |
(一) 建立以省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 第55-56页 |
(二) 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化解农村地区师资短缺的困境 | 第56-57页 |
三、全面推广教师聘用制度,以应对师资需求的动态变化 | 第57-59页 |
(一) 规范聘用制教师的录用 | 第57-58页 |
(二) 对聘用制教师应实行合同化管理 | 第58页 |
(三) 加强对聘用制教师的考核和培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