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特许经营监管的立法完善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商业特许经营监管立法缺陷的表现 | 第16-23页 |
第一节 立法原则缺失 | 第16页 |
第二节 商业特许经营制度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16-17页 |
一、法律位阶低 | 第16-17页 |
二、与其他法律法规存在冲突 | 第17页 |
第三节 商业特许经营监管的实体规定存在缺陷 | 第17-20页 |
一、市场准入门槛过低 | 第17-18页 |
二、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存在立法空白 | 第18页 |
三、特许人违法责任过轻且责任人范围过窄 | 第18-20页 |
第四节 商业特许经营监管的程序规定存在缺陷 | 第20-23页 |
一、信息披露制度和备案制度未能有效衔接 | 第20-21页 |
二、信息披露的时间规定存在法律漏洞 | 第21页 |
三、监管部门执法的程序规定存在立法空白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特许经营制度存在立法缺陷的原因 | 第23-28页 |
第一节 政治因素 | 第23-24页 |
一、国家政策引导不足 | 第23页 |
二、市场经济泛化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经济因素 | 第24-25页 |
一、市场成熟度低 | 第24页 |
二、监管成本较高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社会因素 | 第25-26页 |
一、对备案和信息披露等监管制度存在误解 | 第25页 |
二、对“权利本位”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 | 第25-26页 |
第四节 理论因素 | 第26-28页 |
一、商业特许经营监管的界限存在分歧 | 第26-27页 |
二、商业特许经营监管的内容方面存在争议 | 第27页 |
三、商业特许经营监管方式的界定存在分歧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商业特许经营监管立法的具体设想 | 第28-34页 |
第一节 明确商业特许经营监管的立法原则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健全商业特许经营的法律体系 | 第29页 |
一、提高特许经营立法层次 | 第29页 |
二、解决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 | 第29页 |
第三节 完善商业特许经营监管的实体规定 | 第29-31页 |
一、提高商业特许经营准入门槛 | 第29-30页 |
二、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 | 第30页 |
三、完善特许人违法的责任规定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完善商业特许经营监管的程序规定 | 第31-34页 |
一、协调信息披露制度和备案制度规定 | 第31-32页 |
二、补充信息披露的时间规定 | 第32页 |
三、明确监管执法的程序规定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