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成本投资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企业社会成本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企业社会成本 | 第13-14页 |
·企业社会成本投资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激励企业社会成本投资的理论分析 | 第19-29页 |
·社会成本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 第20-22页 |
·政府激励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 第22-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激励社会成本投资机制的构建思路 | 第26-29页 |
·激励企业社会成本投资的目标 | 第26-27页 |
·激励企业社会成本投资的主体与对象 | 第27-28页 |
·激励社会成本投资机制基本框架 | 第28-29页 |
第3章 企业社会成本投资激励现状 | 第29-39页 |
·激励企业税务成本投资现状 | 第29-30页 |
·激励企业职工责任成本投资现状 | 第30-32页 |
·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职工责任成本投资的影响 | 第30-31页 |
·SA8000 标准对企业职工福利成本投资的影响 | 第31-32页 |
·激励企业环境成本投资现状 | 第32-34页 |
·激励企业环境成本投资法律制度分析 | 第32-33页 |
·激励企业环境成本投资经济手段分析 | 第33-34页 |
·激励企业产品质量效益成本投资现状 | 第34-35页 |
·激励企业产品质量效益成本投资法律制度分析 | 第34-35页 |
·产品质量标志对企业产品质量成本投资的影响 | 第35页 |
·激励企业公益福利成本投资现状分析 | 第35-39页 |
·激励企业公益福利成本投资的税收政策 | 第35-36页 |
·企业公益福利成本投资的声誉激励 | 第36-39页 |
第4章 企业社会成本投资激励机制的基本要求 | 第39-57页 |
·建立企业社会成本共同核算体系 | 第39-44页 |
·共同核算体系对企业社会成本计量的新要求 | 第39-40页 |
·企业对社会成本的价值确认和计量 | 第40-42页 |
·政府对社会成本确认与计量的规范 | 第42-43页 |
·社会对企业社会成本信息披露的要求 | 第43-44页 |
·建立企业社会成本投资激励机制运行方法 | 第44-47页 |
·利益激励 | 第44-45页 |
·法律制度约束 | 第45-46页 |
·道德伦理激励 | 第46页 |
·声誉信息激励 | 第46-47页 |
·激励企业社会成本投资手段分析 | 第47-57页 |
·企业社会成本投资经济激励手段 | 第48-54页 |
·企业社会成本投资声誉激励手段 | 第54-57页 |
第5章 完善运行企业社会成本投资激励机制的建议 | 第57-60页 |
·完善激励企业社会成本法律制度建设 | 第57页 |
·完善企业社会成本投资立法体系 | 第57页 |
·加强企业社会成本投资法律制度的执行力度 | 第57页 |
·完善激励企业社会成本投资的财政税收政策 | 第57-58页 |
·加大对企业社会成本投资的财政支持力度 | 第57页 |
·完善企业社会成本投资税收优惠政策 | 第57-58页 |
·促进社会组织机构监督作用的发挥 | 第58-60页 |
·大力发展网络等新媒体力量 | 第58页 |
·建立企业社会成本投资评审机构 | 第58页 |
·加强社会组织机构的合作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