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球类运动论文--网球论文

程序—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广州大学网球专项班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前言第12-14页
    1.1 选题依据第12-13页
        1.1.1 多元综合性教学模式的发展需求第12页
        1.1.2 高校网球人才培养的作用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2.文献综述第14-23页
    2.1 关于网球运动的研究第14-15页
        2.1.1 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第14页
        2.1.2 关于网球教学现状的研究第14-15页
    2.2 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第15-16页
        2.2.1 教学模式的概念第15页
        2.2.2 教学模式的构建第15-16页
    2.3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第16-17页
        2.3.1 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第16页
        2.3.2 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第16-17页
    2.4 程序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第17-18页
        2.4.1 程序教学模式的国内研究第17页
        2.4.2 程序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第17-18页
    2.5 分组教学模式的研究第18-19页
        2.5.1 分组教学模式的国内研究第18-19页
        2.5.2 分组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第19页
    2.6 传统教学模式的概念第19-20页
    2.7 关于“程序-分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操作程序第20-23页
        2.7.1 “程序-分组”教学模式的构建:第21-22页
        2.7.2 “程序-分组”教学模式的教学操作程序(附录5)第22-23页
3.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3-30页
    3.1 研究对象第23页
    3.2 研究方法第23-30页
        3.2.1 文献资料法第23页
        3.2.2 问卷调查法第23-25页
        3.2.3 专家访谈法第25页
        3.2.4 实验法第25-29页
        3.2.5 数理统计法第29-30页
4.结果与分析第30-51页
    4.1 实验前身体素质、学习动机与网球技能的对比第30-32页
    4.2 实验前后学习动机的对比对比第32-34页
        4.2.1 实验前后“程序-分组”教学组学习动机的对比第32页
        4.2.2 实验前后程序教学组学习动机的对比第32-33页
        4.2.3 实验前后分组教学组学习动机的对比第33页
        4.2.4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习动机的对比第33-34页
    4.3 实验前后网球技能的对比第34-38页
        4.3.1 实验前后“程序-分组”教学组网球技能的对比第34-35页
        4.3.2 实验前后程序教学组网球技能的对比第35-36页
        4.3.3 实验前后分组教学组网球技能的对比第36-37页
        4.3.4 实验前后对照组网球技能的对比第37-38页
    4.4 实验后学习动机的对比第38-41页
        4.4.1 实验后“程序-分组”教学组与程序教学组学习动机的对比第38页
        4.4.2 实验后“程序-分组”教学组与分组教学组学习动机的对比第38-39页
        4.4.3 实验后“程序-分组”教学组与对照组学习动机的对比第39页
        4.4.4 实验后程序教学组与分组教学组学习动机的对比第39-40页
        4.4.5 实验后程序教学组与对照组学习动机的对比第40页
        4.4.6 实验后分组教学组与对照组学习动机的对比第40-41页
    4.5 实验后网球技能的对比第41-47页
        4.5.1 实验后“程序-分组”教学组与程序教学组网球技能的对比第41-42页
        4.5.2 实验后“程序-分组”教学组与分组教学组网球技能的对比第42-43页
        4.5.3 实验后“程序-分组”教学组与对照组网球技能的对比第43-44页
        4.5.4 实验后程序教学组与分组教学组网球技能的对比第44-45页
        4.5.5 实验后程序教学组与对照组网球技能的对比第45-46页
        4.5.6 实验后分组教学组与对照组网球技能的对比第46-47页
    4.6 各组教学模式对网球学习动机影响的分析第47-48页
        4.6.1 “程序-分组”教学模式组网球学习动机的分析第47-48页
        4.6.2 程序教学模式组网球学习动机的分析第48页
        4.6.3 分组教学模式组网球学习动机的分析第48页
    4.7 各组教学模式网球技能学习效果的分析第48-51页
        4.7.1 “程序-分组”教学模式组网球技能学习效果的分析第49页
        4.7.2 程序教学模式组网球技能学习效果的分析第49-50页
        4.7.3 程序教学模式组网球技能学习效果的分析第50-51页
6.结论与建议第51-53页
    6.1 结论第51页
    6.2 建议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中学生男篮运动员竞赛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及问题研究--以上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