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概念转变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1.2.1 概念第12页
        1.2.2 前科学概念第12-13页
        1.2.3 概念转变第13页
    1.3 研究目的及任务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4-15页
        1.4.3 访谈调查法第15页
        1.4.4 实验研究法第15页
    1.5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概念转变理论综述第17-29页
    2.1 概念转变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2.1.1 皮亚杰认知学习理论第17页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18页
    2.2 国外主要的概念转变理论第18-23页
        2.2.1 波斯纳的认识论模型第18-19页
        2.2.2 基于本体论的概念转变理论第19-20页
        2.2.3 基于朴素理论的概念转变理论第20页
        2.2.4 概念转变理论的发展第20-22页
        2.2.5 概念的转变途径与转变程度第22-23页
    2.3 概念转变教学模式与策略第23-29页
        2.3.1 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第23-25页
        2.3.2 概念转变教学策略的类型第25-26页
        2.3.3 引发和解决认知冲突的教学策略第26-29页
第三章 高中生物的核心概念及分类第29-33页
    3.1 核心概念的统计第29-32页
    3.2 核心概念的分类第32-33页
第四章 概念转变教学的研究过程第33-81页
    4.1 一线教师访谈及结果第33-34页
    4.2 实验教学案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时2第34-43页
        4.2.1 概念转变策略教学设计第34-41页
        4.2.2 概念转变效果评价第41-43页
    4.3 教学案例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43-53页
        4.3.1 概念转变策略教学设计第43-52页
        4.3.2 概念转变效果评价第52-53页
    4.4 《通过激素的调节》前科学概念探查第53-64页
        4.4.1 二段式诊断性测验卷的设计第53-56页
        4.4.2 二段式诊断性测验卷的结果与分析第56-64页
    4.5 教学案例三《通过激素的调节》第64-81页
        4.5.1 实验设计第64-65页
        4.5.2 概念转变策略的运用第65-66页
        4.5.3 教学设计第66-74页
        4.5.4 概念转变教学效果检验第74-78页
        4.5.5 实验班不同层次学生的比较分析第78-79页
        4.5.6 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第79-81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81-83页
    5.1 结论第81页
    5.2 教学建议第81-82页
    5.3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附录第85-93页
    附录1 《通过激素的调节》二段式诊断性测验卷第85-86页
    附录2 《通过激素的调节》对照班教学设计(2课时)第86-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数学运算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中学化学课程渗透化学工程思想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