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0-2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三)研究评述 | 第21-2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2页 |
五、研究重难点 | 第22-24页 |
(一)研究重点 | 第22-23页 |
(二)研究难点 | 第23-24页 |
第一章 乡镇自治精神的缘起 | 第24-37页 |
一、乡镇自治的历史起源与现实背景 | 第24-31页 |
(一)乡镇自治的起源与发展 | 第24-29页 |
(二)托克维尔研究乡镇自治的时代背景 | 第29-31页 |
二、乡镇自治精神的思想渊源 | 第31-37页 |
(一)人民主权思想 | 第32-33页 |
(二)西方直接民主思想 | 第33-34页 |
(三)理性人观念 | 第34-37页 |
第二章 托克维尔的“乡镇自治精神”思想的构成性阐释 | 第37-53页 |
一、公共精神:自治精神的精髓 | 第37-42页 |
(一)民情支持 | 第38-39页 |
(二)社区文化的凝聚功能 | 第39-41页 |
(三)爱国主义 | 第41-42页 |
二、个人主义精神:自治精神的社会基础与潜在隐患 | 第42-46页 |
(一)个人主义精神的产生 | 第42-45页 |
(二)个人主义弊端的克服 | 第45-46页 |
三、结社精神:自治精神的现实表现 | 第46-50页 |
(一)合法性社团与公共舆论推动社会活跃性 | 第47-48页 |
(二)公共舆论增强乡镇自治精神传播 | 第48-50页 |
四、民主参与精神:乡镇自治精神的归属 | 第50-53页 |
(一)民主参与的方式和意义 | 第50-51页 |
(二)民主参与需要法律保障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对托克维尔“乡镇自治精神”思想的评价 | 第53-61页 |
一、对民主社会构建的历史影响 | 第53-56页 |
(一)托克维尔自治精神思想在法国变革中的作用 | 第53-55页 |
(二)托克维尔乡镇自治精神思想对发展民主政治的贡献 | 第55-56页 |
二、托克维尔“乡镇自治精神”思想的缺陷 | 第56-61页 |
(一)对个人主义和公共精神把握存在思想矛盾和冲突 | 第57-58页 |
(二)对公共精神认识的存在局限性 | 第58-59页 |
(三)无法克服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问题固有弊病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托克维尔“乡镇自治精神”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61-68页 |
一、加强社会公共精神的培养 | 第61-63页 |
(一)通过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 第61-63页 |
(二)凝聚公民共识,促进公民由疏离到聚合的发展 | 第63页 |
二、探寻民主制度的不同建设路径 | 第63-66页 |
(一)我国现代化民主建设需要根植于国情和文化 | 第64-65页 |
(二)社会治理必须依托法治原则 | 第65-66页 |
三、推进公民有序参与社会治理 | 第66-68页 |
(一)充分发挥公民主体作用 | 第66-67页 |
(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 第67-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