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方言苗族《指路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国内研究概述 | 第8-12页 |
1.1.1 苗族丧葬文化研究 | 第8-9页 |
1.1.2 西部方言苗族丧葬文化研究 | 第9-12页 |
1.2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1.3 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14-15页 |
1.3.1 选题缘由 | 第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田野点简介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西部方言苗族简介 | 第17-27页 |
2.1 人口及分布 | 第17-18页 |
2.2 语言与文字 | 第18页 |
2.3 传统文化习俗 | 第18-27页 |
2.3.1 居住、饮食和服饰 | 第18-20页 |
2.3.2 节日和歌舞 | 第20-22页 |
2.3.3 丧葬仪式 | 第22-27页 |
第三章 西部方言苗族《指路经》文本研究 | 第27-40页 |
3.1 《指路经》版本 | 第27-29页 |
3.1.1 中国版《指路经》 | 第27-29页 |
3.1.2 老挝版《指路经》 | 第29页 |
3.1.3 美国版《指路经》 | 第29页 |
3.2 不同版本《指路经》比较研究 | 第29-40页 |
3.2.1 一致性 | 第30-35页 |
3.2.2 差异性 | 第35-39页 |
3.2.3 导致差异性的因素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指路经》与西部方言苗族灵魂信仰 | 第40-51页 |
4.1 《指路经》与西部方言苗族祖先信仰 | 第40-47页 |
4.1.1 《指路经》中的祖先记忆 | 第40-44页 |
4.1.2 西部方言苗族祖先信仰 | 第44-47页 |
4.2 《指路经》与万物有灵信仰 | 第47-51页 |
4.2.1 《指路经》中的自然记忆 | 第47-49页 |
4.2.2 西部方言苗族万物有灵信仰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指路经》与西部方言苗族的迁徙 | 第51-59页 |
5.1 《指路经》与西部方言苗族迁徙路线 | 第51-54页 |
5.1.1 贵州苗族《指路经》的迁徙路线 | 第51-52页 |
5.1.2 云南苗族《指路经》的迁徙路线 | 第52-53页 |
5.1.3 老挝苗族《指路经》的迁徙路线 | 第53页 |
5.1.4 美国苗族《指路经》的迁徙路线 | 第53-54页 |
5.2 汉文文献中的西部方言苗族迁徙 | 第54-56页 |
5.3 从《指路经》看西部方言苗族迁徙原因 | 第56-59页 |
5.3.1 洪水因素 | 第56页 |
5.3.2 战争因素 | 第56-57页 |
5.3.3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指路经》与西部方言苗族认同 | 第59-67页 |
6.1 《指路经》与西部方言苗族的文化认同 | 第60-63页 |
6.1.1 生计方式与文化认同 | 第61-62页 |
6.1.2 灵魂信仰与文化认同 | 第62-63页 |
6.2 《指路经》与西部方言苗族的族群认同 | 第63-67页 |
6.2.1 服饰与族群认同 | 第63-64页 |
6.2.2 语言与族群认同 | 第64-65页 |
6.2.3 族称与族群认同 | 第65-67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