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一、绘画艺术治疗 | 第10页 |
二、团体治疗 | 第10-11页 |
三、智力障碍学生 | 第11页 |
四、心理健康与教育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一、绘画艺术治疗研究概述 | 第12-18页 |
二、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概述 | 第18-22页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 第22-26页 |
第一节 以往研究的反思和问题提出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23-2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24页 |
四、研究创新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 第26-35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工具和程序 | 第26-2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6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6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26-28页 |
四、研究程序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与总结 | 第29-32页 |
一、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 | 第29页 |
二、智力障碍学生长处与困难问卷得分描述统计结果 | 第29-30页 |
三、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比较 | 第30页 |
四、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年级差异比较 | 第30-31页 |
五、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的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 第31-32页 |
六、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主要照料者差异比较 | 第32页 |
第三节 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讨论与总结 | 第32-35页 |
一、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讨论 | 第32页 |
二、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性别差异讨论 | 第32-33页 |
三、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年级差异比较讨论 | 第33页 |
四、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的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讨论 | 第33-34页 |
五、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主要照料者差异讨论 | 第34页 |
六、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在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第35-60页 |
第一节 团体绘画艺术治疗研究方案设计 | 第35-4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35页 |
二、研究假设 | 第35页 |
三、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干预方案设计 | 第35-39页 |
四、团体绘画艺术治疗的实施过程 | 第39-46页 |
第二节 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对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结果 | 第46-55页 |
一、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分析和作品对比 | 第46-49页 |
二、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干预前后实验组数据分析和作品对比 | 第49-51页 |
三、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干预前后对照组数据分析和作品对比 | 第51-53页 |
四、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分析与作品对比 | 第53-55页 |
第三节 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对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分析与讨论 | 第55-58页 |
一、团体绘画艺术治疗改善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效果的原因分析 | 第55页 |
二、团体绘画艺术治疗改善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取得的成果 | 第55-57页 |
三、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在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57页 |
四、团体绘画艺术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7-58页 |
第四节 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在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中的建议 | 第58-60页 |
一、绘画艺术治疗的教育内容要分层次、抓重点有针对性 | 第58页 |
二、绘画艺术治疗过程要团体和个体相结合,从生活实际中发掘教育资源 | 第58-59页 |
三、绘画艺术治疗的方法要灵活多变,调动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心理健康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0-62页 |
第一节 本研究结论 | 第60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60页 |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60-61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61页 |
四、研究者自身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