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模拟与未来情景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9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7页
        1.2.1 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5-16页
        1.2.3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6-17页
        1.2.4 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方法第17-21页
        1.2.5 DNDC模型的发展与介绍第21-27页
    1.3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第27-29页
        1.3.1 研究目的第27-28页
        1.3.2 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的自然概况和研究方法第29-37页
    2.1 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第29页
    2.2 研究样地概况第29-30页
    2.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第30-37页
        2.3.1 DNDC模型机理第30-35页
        2.3.2 野外监测和定位取样第35-37页
第三章 DNDC模型的参数化及模拟结果验证第37-48页
    3.1 DNDC模型参数化第37-39页
        3.1.1 地理位置气象参数确定第37页
        3.1.2 土壤参数确定第37-38页
        3.1.3 植被参数确定第38-39页
    3.2 DNDC参数敏感性分析第39-41页
    3.3 DNDC模型模拟结果验证第41-47页
        3.3.1 土壤气候模拟结果验证第42-43页
        3.3.2 地上NPP模拟结果验证第43-45页
        3.3.3 CO2交换量模拟结果验证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分析第48-60页
    4.1 研究方法第48-49页
        4.1.1 通量观测第48页
        4.1.2 模型模拟第48-49页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9-59页
    4.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放牧对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第60-67页
    5.1 研究方法第60-61页
        5.1.1 野外观测第61页
        5.1.2 模型模拟第61页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1-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未来气候变化对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第67-76页
    6.1 研究方法第67-68页
    6.2 未来气候情景数据来源与处理第68页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8-74页
    6.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6-80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76-78页
        7.1.1 DNDC模型在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第76页
        7.1.2 草甸草原碳循环动态特征第76页
        7.1.3 放牧对草甸草原碳收支的影响第76-77页
        7.1.4 未来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温性草甸草原的影响第77-78页
    7.2 未来工作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3页
致谢第93-94页
作者简历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种皮颜色基因的精细定位与种皮转录组分析
下一篇:水稻雄性不育基因OsFIGNL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