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 | 第11页 |
(二)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是发掘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基地 | 第11页 |
(三)海南省乒乓球运动开展氛围浓厚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二)关于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三、理论探讨 | 第16-19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范围 | 第16页 |
(二)从系统论视域探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现状 | 第16-18页 |
(三)从运动训练管理系统角度研讨传统项目学校发展对策 | 第18-19页 |
(四)小结 | 第19页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5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一)文献资料法 | 第21页 |
(二)访谈法 | 第21-22页 |
(三)实地考察法 | 第22页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22-23页 |
(五)数理统计法 | 第23-24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海南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训练现状分析 | 第25-49页 |
一、海南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总体概况 | 第25-28页 |
(一)学校地理分布 | 第25-26页 |
(二)学校场馆设施 | 第26页 |
(三)学校经费的来源 | 第26-27页 |
(四)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 第27-28页 |
二、海南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 第28-34页 |
(一)教练员的配备 | 第28-29页 |
(二)教练员年龄与性别 | 第29-30页 |
(三)教练员的学历与职称 | 第30-32页 |
(四)教练员的任教年限与途径 | 第32-33页 |
(五)教练员参与岗位培训情况 | 第33-34页 |
三、海南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 第34-41页 |
(一)运动员年级与性别 | 第35-36页 |
(二)运动员的握拍与技术类型 | 第36-37页 |
(三)运动员参训动机 | 第37-38页 |
(四)运动员的参赛情况 | 第38-40页 |
(五)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情况 | 第40-41页 |
四、海南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训练情况 | 第41-47页 |
(一)训练选材的现状 | 第41-42页 |
(二)训练目标的制定 | 第42-43页 |
(三)训练计划的制定 | 第43-44页 |
(四)训练方法的采用 | 第44-45页 |
(五)训练时间的安排 | 第45-46页 |
(六)训练内容的安排 | 第46-47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对策 | 第49-51页 |
一、结论 | 第49-50页 |
(一)学校初具规模,但分布不均、软硬件设施需增加 | 第49页 |
(二)学校教练员数量充足,质量待改善 | 第49页 |
(三)学校运动员基本情况良好,但“学训”矛盾突出 | 第49页 |
(四)学校的训练需进一步科学化 | 第49-50页 |
二、对策 | 第50-51页 |
(一)政府扩大学校规模,加强学校建设与监督 | 第50页 |
(二)学校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教能力 | 第50页 |
(三)学校重视运动员全面发展,缓解“学训”矛盾 | 第50页 |
(四)教练员不断学习创新,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件 | 第55-61页 |
附件一 教练员调查问卷 | 第55-57页 |
附件二 运动员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件三 学校管理人员访谈问卷 | 第59页 |
附件四 文体厅竞技体育处访谈问卷 | 第59-60页 |
附件五 问卷效度检验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