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军兴军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理论意义 | 第11页 |
3.实践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对强军目标、强军梦的研究 | 第11-12页 |
2.习近平军事思想的来源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5-16页 |
1.创新之处 | 第15页 |
2.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一、习近平强军兴军思想产生背景 | 第16-22页 |
(一)腐败现象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 | 第16-17页 |
(二)中国周边领土、领海和岛礁主权安全受到威胁 | 第17-18页 |
(三)美国实施对抗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 第18-19页 |
(四)世界军事技术创新发展迅速 | 第19-20页 |
(五)中国海外利益比重上升需要军队提供保障 | 第20-22页 |
二、习近平强军兴军思想来源 | 第22-28页 |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 | 第22-23页 |
1.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第22-23页 |
2.政治建军,建设现代化军队 | 第23页 |
3.作风优良,能打胜仗 | 第23页 |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 第23-25页 |
1.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 第23-24页 |
2.建立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 第24页 |
3.整顿作风加强训练 | 第24-25页 |
(三)江泽民的军队建设思想 | 第25页 |
1.依靠科技实现军队的现代化 | 第25页 |
2.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 第25页 |
(四)胡锦涛的军队建设思想 | 第25-28页 |
1.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 第25-26页 |
2.提高军队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 第26-28页 |
三、习近平强军兴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8-40页 |
(一)政治建军是根本 | 第28-30页 |
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第28-29页 |
2.加强军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 第29-30页 |
(二)改革强军是动力 | 第30-32页 |
1.改革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 第30-31页 |
2.规范军队干部制度体系 | 第31-32页 |
(三)依法治军是保障 | 第32-34页 |
1.“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 | 第32-33页 |
2.依法治军关键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 第33-34页 |
3.强化全军官兵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 | 第34页 |
(四)科技强军是基础 | 第34-36页 |
1.新型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标志 | 第35页 |
2.强化指挥员综合能力,培养高精科技人才 | 第35-36页 |
3.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 | 第36页 |
(五)能打胜仗是目的 | 第36-40页 |
1.用打仗的标准推进军事斗争准备 | 第37-38页 |
2.树立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思想 | 第38页 |
3.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 | 第38-40页 |
四、习近平强军兴军思想的战略保障 | 第40-47页 |
(一)政治保障 | 第40-41页 |
1.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地位 | 第40-41页 |
2.确立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 第41页 |
(二)经济保障 | 第41-42页 |
1.中国经济实力表现突出 | 第41-42页 |
2.经济水平保持稳步增长 | 第42页 |
(三)科技保障 | 第42-44页 |
1.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稳步上升 | 第42-43页 |
2.军事实力同步增长 | 第43-44页 |
(四)体制保障 | 第44-47页 |
1.军委管总强化领导功能 | 第44-45页 |
2.建立健全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 | 第45-47页 |
五、习近平强军兴军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47-5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47-48页 |
1.深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 第47页 |
2.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军事理论 | 第47-48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48-52页 |
1.重塑了政治建军的军魂 | 第48页 |
2.为部队正风肃纪提供了保障 | 第48-49页 |
3.为建设一流军队奠定基础 | 第49页 |
4.有力的锻造了制敌“利剑” | 第49-50页 |
5.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