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一、国外旅游产业结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二、国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9-21页 |
一、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二、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 | 第23-35页 |
第一节 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内涵 | 第23-26页 |
一、产业结构的内涵 | 第23页 |
二、旅游产业结构的内涵 | 第23-25页 |
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内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一、旅游需求因素 | 第26-27页 |
二、旅游供给状况 | 第27-28页 |
三、政策体制影响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理论 | 第29-35页 |
一、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第29-30页 |
二、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 | 第30-33页 |
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一般原则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方法 | 第35-45页 |
第一节 旅游产业集中度指标分析法 | 第35-37页 |
一、绝对集中度指标 | 第35-36页 |
二、相对集中度指标 | 第36页 |
三、综合集中度指标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分析法 | 第37-39页 |
一、产业结构区位熵 | 第37-38页 |
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 第38页 |
三、产业结构系统熵值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分析法 | 第39-40页 |
一、产业构成比重 | 第39页 |
二、产业结构变动指数 | 第39-40页 |
三、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 | 第40页 |
第四节 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分析法 | 第40-41页 |
一、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二、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第41页 |
第五节 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法 | 第41-45页 |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42页 |
二、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第42-45页 |
第四章 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实证研究 | 第45-61页 |
第一节 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集中度分析 | 第45-49页 |
一、旅游外汇收入集中度分析 | 第47页 |
二、接待入境旅客集中度分析 | 第47-48页 |
三、辽宁省旅游产业集中度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48-49页 |
第二节 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49-52页 |
一、结构专业化分析 | 第50-51页 |
二、结构差异分析 | 第51-52页 |
三、结构稳定性分析 | 第52页 |
第三节 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分析 | 第52-55页 |
一、构成比重分析 | 第53-54页 |
二、结构变动指数分析 | 第54页 |
三、生产力分析 | 第54-55页 |
第四节 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55-57页 |
一、灰色关联度计算 | 第55-56页 |
二、结论分析 | 第56-57页 |
第五节 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 第57-61页 |
一、构建Shift-share 分析表 | 第57-58页 |
二、绘制Shift-share 分析图 | 第58-60页 |
三、结论分析 | 第60-61页 |
第五章 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第61-66页 |
第一节 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61-62页 |
一、产业集中寡占度过高 | 第61页 |
二、产业结构部门间发展不协调 | 第61页 |
三、产业结构专业化水平一般、稳定性较差 | 第61-62页 |
四、产业结构内部关联度不高 | 第62页 |
五、产业结构效益贡献率较低 | 第62页 |
第二节 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 | 第62-66页 |
一、优化旅游产业供给,提高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 | 第62-64页 |
二、改善产业内部结构,增强部门竞争优势 | 第64-65页 |
三、强化产业关联,推动国际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6-70页 |
第一节 论文基本观点 | 第66-68页 |
第二节 论文的局限和不足 | 第68页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一、旅游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将进一步强化 | 第68页 |
二、旅游产业结构的均衡化研究将逐步增强 | 第68-69页 |
三、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范围将更广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