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评价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1.1 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2页 |
1.1.2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 第12-13页 |
1.1.3 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必然追求 | 第13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1.5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26页 |
2.1 课堂评价的研究回顾 | 第17-21页 |
2.1.1 评价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2 有关形成性评价的研究 | 第18-19页 |
2.1.3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 | 第19-21页 |
2.2 学生参与的研究 | 第21-24页 |
2.2.1 学生参与的内涵 | 第21-23页 |
2.2.2 学生参与的类型 | 第23页 |
2.2.3 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实证研究 | 第23-24页 |
2.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2.3.1 课堂课堂评价 | 第24-25页 |
2.3.2 学生课堂参与 | 第25页 |
2.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启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第26-36页 |
3.1 研究的目的 | 第26页 |
3.2 研究的方法 | 第26页 |
3.3 研究的对象 | 第26-27页 |
3.4 研究的工具 | 第27-36页 |
3.4.1 数学课堂评价问卷 | 第27-32页 |
3.4.2 课堂参与量表 | 第32-35页 |
3.4.3 教师访谈提纲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研究的结果和讨论 | 第36-61页 |
4.1 课堂评价的状况及分析 | 第36-48页 |
4.1.1 对课堂评价量表的整体分析 | 第36-37页 |
4.1.2 课堂评价的年级差异 | 第37-42页 |
4.1.3 对课堂评价问卷中主观题的分析 | 第42-46页 |
4.1.4 分析讨论 | 第46-48页 |
4.2 学生课堂参与的状况及分析 | 第48-54页 |
4.2.1 对学生课堂参与的整体性分析 | 第48页 |
4.2.2 学生课堂参与的年级差异 | 第48-51页 |
4.2.3 学生课堂参与的性别差异 | 第51-53页 |
4.2.4 分析讨论 | 第53-54页 |
4.3 课堂评价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 | 第54-58页 |
4.3.1 课堂评价与学生课堂参与的相关性 | 第54-55页 |
4.3.2 课堂评价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3 课堂评价对学生参与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56-57页 |
4.3.4 分析讨论 | 第57-58页 |
4.4 关于一线教师教学现状的思考 | 第58-61页 |
4.4.1 教师访谈 | 第58-59页 |
4.4.2 对教师访谈的思考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对策和建议——提高学生参与的课堂评价策略 | 第61-64页 |
5.1 评价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61页 |
5.2 评价要注重语言的“激励性” | 第61-62页 |
5.3 评价要起到有效的反馈 | 第62页 |
5.4 评价要兼顾“预设”和“生成” | 第62页 |
5.5 评价要做到因材施教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反思 | 第64-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6.2 研究反思和展望 | 第65-66页 |
附录一: 初中生数学课堂调查问卷 | 第66-69页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