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4-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立题依据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5-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2.1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 第17页 |
2.2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现状 | 第17-18页 |
2.3 骨缺损对口腔领域的影响 | 第18页 |
2.4 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贡献 | 第18-19页 |
2.5 BMP-SMAD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第3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2-32页 |
3.1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3.2 主要试剂 | 第22-24页 |
3.2.1 重组质粒 | 第22-23页 |
3.2.2 哺乳动物细胞系 | 第23页 |
3.2.3 其它 | 第23-24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4-32页 |
3.3.1 重组质粒扩增 | 第24页 |
3.3.2 重组质粒提取 | 第24页 |
3.3.3 重组质粒小量培养 | 第24-25页 |
3.3.4 重组质粒大量培养 | 第25页 |
3.3.5 重组质粒大量提取 | 第25-26页 |
3.3.6 重组质粒小量提取 | 第26-27页 |
3.3.7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27页 |
3.3.8 HEK293T细胞复苏 | 第27-28页 |
3.3.9 HEK293T细胞传代培养 | 第28页 |
3.3.10 MC3T3-E1细胞的体外培养 | 第28页 |
3.3.11 细胞冻存 | 第28-29页 |
3.3.12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第29页 |
3.3.13 免疫印迹 | 第29-30页 |
3.3.14 免疫荧光 | 第30-31页 |
3.3.15 统计学处理 | 第31-32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32-40页 |
4.1 PGL2-BMP4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成骨药物初筛 | 第32-33页 |
4.1.1 pGL2-BMP4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大量提取和鉴定 | 第32-33页 |
4.1.2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筛选成骨中药 | 第33页 |
4.2 黄芪、西洋参和当归成分可促进BMP4蛋白的高表达 | 第33-34页 |
4.3 黄芪、西洋参和当归成分对BMP4表达的剂量依赖性 | 第34-35页 |
4.4 黄芪、西洋参和当归成分对Mc3T3-E1细胞SMAD1/5/8和SMAD4的影响 | 第35-36页 |
4.5 黄芪、西洋参和当归成分对Mc3T3-E1细胞碱性磷酸酶和SMAD4的影响 | 第36页 |
4.6 过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GR、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A、ER-B对PGL2-BMP4重组质粒报告基因活性影响的研究 | 第36-38页 |
4.7 受体基因沉默后对PGL2-BMP4重组质粒报告基因活性影响 | 第38-40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0-44页 |
5.1 应用PGL2-BMP4P重组质粒筛选成骨药物 | 第40页 |
5.2 黄芪、西洋参和当归成分对BMP4蛋白的表达的影响 | 第40-41页 |
5.3 黄芪、西洋参和当归成分对前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SMAD4的影响 | 第41页 |
5.4 激素受体的作用的研究 | 第41-42页 |
5.5 不足和展望 | 第42-4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