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9页 |
1 传统选材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1 身体形态选材研究 | 第14-15页 |
1.2 生理机能指标研究 | 第15-17页 |
1.3 心理选材指标研究 | 第17页 |
1.4 素质指标研究 | 第17-18页 |
1.5 专项特征研究 | 第18-19页 |
1.6 传统选材指标体系研究 | 第19页 |
1.7 小结 | 第19-20页 |
2 基因选材研究现状 | 第20-29页 |
2.1 国内外开展基因选材工作状况 | 第20页 |
2.2 基因选材已经取得的成果 | 第20-26页 |
2.3 基因标记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 第26-27页 |
2.4 基因标记应用于现行运动员选材工作的可行性研究 | 第27-28页 |
2.5 小结 | 第28-29页 |
研究一 构建我国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传统选材指标体系 | 第29-74页 |
1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0-3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30-33页 |
2.3 统计方法 | 第33-34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4-66页 |
3.1 不同水平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选材初测指标的比较 | 第34-49页 |
3.2 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9-61页 |
3.3 运动员选材标准的建立 | 第61-66页 |
4 讨论 | 第66-72页 |
4.1 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形态特征 | 第67-68页 |
4.2 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机能特征 | 第68-69页 |
4.3 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 第69-70页 |
4.4 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素质特征 | 第70-71页 |
4.5 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特征 | 第71-72页 |
4.6 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传统选材模型特征 | 第72页 |
5 小结 | 第72-74页 |
研究二 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基因选材指标研究 | 第74-100页 |
1 实验总体设计 | 第7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4-85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74-75页 |
2.2 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75-85页 |
2.3 检验方法 | 第85页 |
2.4 统计方法 | 第85页 |
3 结果 | 第85-89页 |
3.1 建立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基因数据库 | 第85-86页 |
3.2 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基因型分布特征 | 第86-89页 |
4 讨论 | 第89-98页 |
4.1 与有氧耐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作为选材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第90-92页 |
4.2 与肌肉力量相关的基因标记作为选材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第92-94页 |
4.3 与柔韧素质相关的基因标记作为选材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第94页 |
4.4 与意识品质相关的基因标记作为选材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第94-95页 |
4.5 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标记作为选材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第95-97页 |
4.6 与血流动力学相关的基因标记作为选材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第97-98页 |
5 小结 | 第98-100页 |
研究三 结合基因标记的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100-128页 |
1 实验总体设计 | 第100-10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01-105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0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01-104页 |
2.3 统计方法 | 第104-105页 |
3 研究结果 | 第105-120页 |
3.1 游泳运动员优势基因标记 | 第105页 |
3.2 游泳运动员基因预测模式分析 | 第105-108页 |
3.3 游泳运动员选材用基因标记分析 | 第108-109页 |
3.4 游泳运动员优势基因标记得分结果 | 第109-120页 |
4 讨论 | 第120-127页 |
4.1 基因选材的可行性研究 | 第120-124页 |
4.2 基因标记结合传统选材指标构建选材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 第124-127页 |
5 小结 | 第127-128页 |
全文总结 | 第128页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128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128-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6页 |
附录 | 第136-14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