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AtMDN1调节拟南芥生长发育及响应甲基紫精的机理研究

符号说明第5-10页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1 前言第14-39页
    1.1 核糖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4-26页
        1.1.1 真核生物核糖体第14页
        1.1.2 拟南芥中核糖体蛋白基因的数目与分布第14-15页
        1.1.3 拟南芥核糖体合成过程第15-18页
        1.1.4 拟南芥核糖体蛋白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第18-20页
        1.1.5 拟南芥核糖体合成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第20-22页
        1.1.6 AAA-ATPases核糖体合成因子第22-25页
        1.1.7 拟南芥核糖体合成因子AtMDN第25-26页
    1.2 氧化胁迫第26-32页
        1.2.1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第27-29页
        1.2.2 过氧化氢第29-30页
        1.2.3 羟基自由基第30-31页
        1.2.4 单线态氧第31页
        1.2.5 金属离子第31-32页
    1.3 ROS介导的信号传导和植物细胞生理学调节第32-36页
        1.3.1 脂质的氧化第34-35页
        1.3.2 蛋白质的修饰第35-36页
        1.3.3 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第36页
        1.3.4 对核酸的影响第36页
    1.4 拟南芥Ⅲ类过氧化物酶家族基因第36-37页
    1.5 实验目的与意义第37-3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9-59页
    2.1 实验材料第39-41页
        2.1.1 拟南芥材料及培养条件第39页
        2.1.2 载体构建菌株及质粒第39页
        2.1.3 生化试剂第39页
        2.1.4 引物第39-41页
    2.2 实验方法第41-57页
        2.2.1 EMS诱变拟南芥种子第41-42页
        2.2.2 图位克隆第42页
        2.2.3 筛选T-DNA插入突变体第42-43页
        2.2.4 拟南芥基因组提取第43页
        2.2.5 拟南芥总RNA的提取第43-45页
            2.2.5.1 TRIzol法提取总RNA第43-44页
            2.2.5.2 试剂盒法提取植物总RNA第44-45页
            2.2.5.3 去除RNA中的DNA第45页
            2.2.5.4 合成cDNA第45页
        2.2.6 载体构建第45-48页
            2.2.6.1 目的DNA片段的获得第45-46页
            2.2.6.2 DNA片段的回收第46-47页
            2.2.6.3 平末端片段加尾第47页
            2.2.6.4 目的DNA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反应第47页
            2.2.6.5 重组质粒的酶切反应第47页
            2.2.6.6 酶切片段与表达载体的连接反应第47-48页
        2.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第48-49页
            2.2.7.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8页
            2.2.7.2 大肠杆菌细胞的转化第48-49页
            2.2.7.3 菌液PCR方法筛选重组质粒第49页
        2.2.8 质粒DNA的提取第49-50页
            2.2.8.1 小量碱法质粒DNA的提取第49-50页
            2.2.8.2 大量法质粒DNA的提取第50页
        2.2.9 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第50-51页
            2.2.9.1 根癌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50-51页
            2.2.9.2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第51页
        2.2.10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转化第51页
        2.2.11 转基因株系的筛选第51页
        2.2.12 拟南芥总蛋白的提取与浓度测定第51-53页
            2.2.12.1 拟南芥总蛋白的提取第51-52页
            2.2.12.2 试剂盒法测定蛋白浓度第52-53页
            2.2.12.3 蛋白质凝胶电泳检测拟南芥总蛋白提取质量第53页
        2.2.13 蛋白质酶切第53-54页
        2.2.14 C18柱制作活化第54-55页
        2.2.15 酶切组分分离第55页
        2.2.16 质谱鉴定第55页
        2.2.17 转基因植物的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第55-56页
        2.2.18 甲基紫精胁迫处理实验第56页
        2.2.19 拟南芥过氧化物酶(PrxⅢs)总活性测定第56页
        2.2.20 进化树的构建第56-57页
        2.2.21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第57页
    2.3 网络资源第57-5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9-80页
    3.1 拟南芥dsr1突变体的筛选与表型鉴定第59-60页
    3.2 dsr1突变位点鉴定第60-62页
    3.3 AtMDN1序列比对分析第62-64页
    3.4 AtMDN1表达模式分析第64-65页
    3.5 WT和mdn1-1幼苗中差异表达蛋白鉴定与分析第65-66页
    3.6 WT与mdn1-1差异表达蛋白质GO分析第66-71页
        3.6.1 参与核糖体RNA加工过程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第67-68页
        3.6.2 参与核糖体合成过程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第68-69页
        3.6.3 参与过氧化氢分解过程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第69-71页
    3.7 PrxⅢs总活性检测分析第71页
    3.8 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统计分析第71-72页
    3.9 WT和mdn1-1组织木质化程度及生长发育表型分析第72-76页
        3.9.1 下胚轴木质化染色及莲座叶数目统计分析第72-73页
        3.9.2 成苗植株茎组织木质化程度分析第73-74页
        3.9.3 茎及下胚轴组织切片分析第74-76页
    3.10 甲基紫精模拟氧化胁迫处理分析第76页
    3.11 莲座叶发育状况及耐受甲基紫精诱导的氧化胁迫抗性分析第76-80页
4 讨论第80-84页
    4.1 AtMDN1参与核糖体加工装配过程第80页
    4.2 AtMDN1突变位点谷氨酸在植物中具有保守性第80-81页
    4.3 AtMDN1参与调控拟南芥生长发育第81-83页
    4.4 AtMDN1突变后拟南芥耐受甲基紫精诱导的氧化胁迫抗性提高第83-84页
5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下线粒体交替氧化酶呼吸途径的光破坏防御作用及其机制
下一篇:拟南芥内质网蛋白SES1调控盐胁迫抗性的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