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增压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增压技术的分类 | 第13-15页 |
1.3.1 放气阀废气涡轮增压技术 | 第13-14页 |
1.3.2 可变涡轮增压技术 | 第14-15页 |
1.3.3 相继增压技术 | 第15页 |
1.4 废气涡轮增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 | 第15-17页 |
1.4.1 国外增压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1.4.2 国内增压技术研究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第2章 一种双膜盒式可控增压机构设计 | 第19-37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双膜盒式的废气旁通阀控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3 双膜盒零部件设计 | 第20-34页 |
2.3.1 内置弹簧的设计 | 第20-25页 |
2.3.2 膜片的设计 | 第25-29页 |
2.3.3 推杆的设计 | 第29-31页 |
2.3.4 膜盒的设计 | 第31-33页 |
2.3.5 摇臂的设计 | 第33-34页 |
2.4 双膜盒旁通阀控制机构的装配设计 | 第34-36页 |
2.4.1 膜盒的装配设计 | 第34-35页 |
2.4.2 膜盒与增压器的装配设计 | 第35-36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基于GT-Power的旁通阀开度对增压直喷汽油机性能改善的研究 | 第37-66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发动机GT-Power模型建立与验证 | 第37-46页 |
3.2.1 GT-Power计算原理 | 第38-40页 |
3.2.2 发动机GT-Power模型的建立 | 第40-45页 |
3.2.3 发动机GT-Power模型的验证 | 第45-46页 |
3.3 不同工况下旁通阀开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46-55页 |
3.3.1 相同负荷不同转速时旁通阀开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3.3.2 相同转速不同负荷时旁通阀开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51-55页 |
3.4 不同负荷下旁通阀开度优化策略研究 | 第55-65页 |
3.4.1 转速2200r/min不同负荷下旁通阀开度优化 | 第56-58页 |
3.4.2 转速3600r/min不同负荷下旁通阀开度优化 | 第58-60页 |
3.4.3 转速4500r/min不同负荷下旁通阀开度优化 | 第60-62页 |
3.4.4 转速5500r/min不同负荷下旁通阀开度优化 | 第62-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基于发动机扭矩波动的瞬态控制策略研究 | 第66-81页 |
4.1 直喷汽油机联合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66-69页 |
4.1.1 联合仿真技术概述 | 第66页 |
4.1.2 联合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66-69页 |
4.2 旁通阀开度变化对扭矩波动的影响 | 第69-74页 |
4.2.1 转速2200r/min时旁通阀变化特性对扭矩波动的影响 | 第69-71页 |
4.2.2 转速3600r/min时旁通阀变化特性对扭矩波动的影响 | 第71-72页 |
4.2.3 转速5500r/min时旁通阀变化特性对扭矩波动的影响 | 第72-74页 |
4.3 旁通阀和节气门联合控制策略研究 | 第74-80页 |
4.3.1 节气门和旁通阀开度线性变化策略的研究 | 第74-76页 |
4.3.2 旁通阀开度线性变化节气门开度非线性变化策略的研究 | 第76-78页 |
4.3.3 节气门和旁通阀开度非线性变化策略的研究 | 第78-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