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概述 | 第11-12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混凝土碳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钢筋锈蚀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3 钢筋锈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锈裂 | 第18页 |
1.4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1.4.1 分离式模型 | 第19页 |
1.4.2 整体式模型 | 第19页 |
1.4.3 混凝土及钢筋单元的选取 | 第19-20页 |
1.5 本文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既有铁路П形截面RC梁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22-37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1.1 肋板式钢筋混凝土梁 | 第22页 |
2.1.2 桥址环境介绍 | 第22页 |
2.2 П形截面梁病害特征 | 第22-29页 |
2.2.1 П形截面梁特点 | 第22-24页 |
2.2.2 П形截面梁病害特征 | 第24-29页 |
2.3 病害成因分析 | 第29-35页 |
2.3.1 混凝土碳化 | 第29-31页 |
2.3.2 钢筋锈蚀 | 第31-33页 |
2.3.3 梁体混凝土开裂 | 第33-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П形截面RC梁承载能检算与分析 | 第37-64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荷载 | 第37-43页 |
3.2.1 荷载分类 | 第37-38页 |
3.2.2 恒载 | 第38页 |
3.2.3 列车荷载图式及荷载效应 | 第38-42页 |
3.2.4 横向摇摆力 | 第42页 |
3.2.5 离心力 | 第42-43页 |
3.2.6 附加力 | 第43页 |
3.3 材料及梁截面特性 | 第43-45页 |
3.3.1 材料 | 第43-44页 |
3.3.2 截面尺寸及特性 | 第44-45页 |
3.4 截面应力计算 | 第45-52页 |
3.4.1 计算原则 | 第45页 |
3.4.2 混凝土压应力、钢筋拉应力计算及分析 | 第45-49页 |
3.4.3 斜截面抗剪计算 | 第49-52页 |
3.5 跨中竖向挠度计算 | 第52-53页 |
3.6 横向计算 | 第53-62页 |
3.6.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54-56页 |
3.6.2 横向计算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6-58页 |
3.6.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8-6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4 病害桥梁的有限元模拟方法与建模分析 | 第64-75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梁间缝混凝土劣化模拟及分析 | 第64-65页 |
4.2.1 梁间缝混凝土劣化模拟方法 | 第64-65页 |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5页 |
4.3 梁体跨中混凝土竖向裂缝模拟及分析 | 第65-67页 |
4.3.1 梁体跨中混凝土竖向裂缝模拟方法 | 第65-66页 |
4.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6-67页 |
4.4 梁体主筋锈蚀模拟及分析 | 第67-74页 |
4.4.1 连接单元本构关系 | 第68-69页 |
4.4.2 模型建立 | 第69-72页 |
4.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钢筋锈蚀后的П形截面RC梁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 第75-88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 | 第75-76页 |
5.3 钢筋锈蚀后与混凝土间粘结性能 | 第76-79页 |
5.3.1 钢筋锈蚀对构件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76-77页 |
5.3.2 锈蚀钢筋粘结性能退化规律 | 第77-78页 |
5.3.3 受拉锈蚀钢筋强度利用系数 | 第78-79页 |
5.4 钢筋锈蚀后梁体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模型 | 第79-86页 |
5.4.1 既有的锈蚀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 | 第79-81页 |
5.4.2 规范[57]中关于铁路桥梁承载能力评定的方法 | 第81-82页 |
5.4.3 既有铁路Π形RC梁在极限荷载下的破坏形态 | 第82-83页 |
5.4.4 锈蚀Π形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 | 第83-86页 |
5.5 算例 | 第86-8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6 既有П形截面梁维修技术 | 第88-99页 |
6.1 引言 | 第88页 |
6.2 劣化混凝土的修复及防护涂装 | 第88-93页 |
6.2.1 梁体裂缝 | 第88-89页 |
6.2.2 混凝土掉块、露筋 | 第89-90页 |
6.2.3 内挡墙混凝土修复 | 第90-91页 |
6.2.4 混凝土防护涂装 | 第91-93页 |
6.3 梁底混凝土锈胀开裂修复 | 第93-97页 |
6.3.1 梁体混凝土修复施工中的二次损伤 | 第93-96页 |
6.3.2 梁底粘贴加固施工中临时支撑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96-9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99-100页 |
7.2 展望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附录A 既有铁路Π形梁截面尺寸 | 第105-108页 |
附录B 截面应力计算结果 | 第108-11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