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调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绪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国外关于班级自主化管理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国内关于班级自主化管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第15-18页 |
1.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二、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作用 | 第18-23页 |
(一)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二)班级自主化管理的作用 | 第19-23页 |
1.现代教育的要求—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 第19-20页 |
2.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 第20-21页 |
3.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21-23页 |
三、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3-30页 |
(一)教师类调查 | 第23-27页 |
(1)班主任类 | 第23-24页 |
(2)任课教师 | 第24-27页 |
(二)学生类调查 | 第27-30页 |
(1)满意度调研 | 第27页 |
(2)教师评判调研 | 第27-28页 |
(3)主体性调研 | 第28-29页 |
(4)职责调研 | 第29页 |
(5)态度调研 | 第29-30页 |
四、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一)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素质的缺乏 | 第30-31页 |
(1)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缺乏,参与意识薄弱 | 第30-31页 |
(2)管理机会分配不均 | 第31页 |
(二)班主任专业素养不够,方法简单,过于看重成绩 | 第31-32页 |
(三)班级自主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 第32-33页 |
(四)班级自主管理实施不善 | 第33-34页 |
(1)初级阶段,基础巩固不够 | 第33页 |
(2)第二阶段,成长阶段指导不够 | 第33-34页 |
(3)最后一个阶段,自主完成阶段混乱 | 第34页 |
(五)缺乏大环境的支持 | 第34-35页 |
(1)教育体制的束缚 | 第34页 |
(2)家长的难以理解 | 第34-35页 |
五、促进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5-50页 |
(一)教育主管部门观念的转变 | 第35-36页 |
1.推行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 第35页 |
2.尊重个性、尊重自由 | 第35-36页 |
(二)学校树立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 | 第36-38页 |
1.班级管理的教育性本质 | 第36-37页 |
2.弱化教师权威同时加强情感沟通 | 第37-38页 |
(三)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素养 | 第38-44页 |
(1)增强学生自信心,创造班级管理条件 | 第38-40页 |
(2)强化学生正确的班级管理意识 | 第40-41页 |
(3)培养学生管理能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 第41-44页 |
(四)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积极落实行为内容 | 第44-48页 |
(1)构建具有延展性、特色,且可操作的制度 | 第44-45页 |
(2)构建利于良性师生互动的制度 | 第45-46页 |
(3)构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制度 | 第46页 |
(4)构建分工明确的制度 | 第46-48页 |
(五)建立完善的学生运营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 第48-49页 |
(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设和谐班级 | 第49-50页 |
(1)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 第49-50页 |
(2)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 | 第50页 |
六、研究结论和局限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