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选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2.3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内外行政审批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外行政服务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3 国内外公众满意度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2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2.1.1 行政审批 | 第18-19页 |
2.1.2 行政服务 | 第19-20页 |
2.1.3 公众满意度 | 第20页 |
2.2 公众满意度测评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DX市公安机关行政审批事项与行政服务事项分析 | 第23-29页 |
3.1 县级公安机关行政审批与行政服务概况 | 第23-24页 |
3.2 DX市公安机关行政审批与行政服务事项 | 第24-28页 |
3.2.1 DX市行政审批事项分析 | 第25-27页 |
3.2.2 DX市行政服务事项分析 | 第27-28页 |
3.3 行政审批向行政服务思维的转变 | 第28-29页 |
第4章 行政审批项目与行政服务项目满意度分析 | 第29-39页 |
4.1 通过深度访谈获得的满意度调查发现 | 第29-30页 |
4.2 调查问卷实施过程 | 第30-32页 |
4.2.1 设计思路 | 第30-31页 |
4.2.2 问卷结构与内容 | 第31-32页 |
4.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32页 |
4.3 行政审批项目满意度分析 | 第32-35页 |
4.3.1 实权行政审批事项满意度 | 第32-33页 |
4.3.2 类行政审批事项满意度 | 第33-34页 |
4.3.3 服务类行政审批事项满意度 | 第34-35页 |
4.4 行政服务项目满意度分析 | 第35-37页 |
4.4.1 窗口行政服务事项满意度 | 第35-36页 |
4.4.2 一般行政服务事项满意度 | 第36-37页 |
4.5 满意度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第5章 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6页 |
5.1 工作人员态度 | 第39-40页 |
5.2 窗口的设置 | 第40-41页 |
5.3 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 | 第41-42页 |
5.4 公众的预期与需求 | 第42-43页 |
5.5 办理事项信息公开的水平 | 第43-44页 |
5.6 个体差异 | 第44-4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与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建议 | 第46-57页 |
6.1 满意度建设意见 | 第46页 |
6.2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议 | 第46-52页 |
6.2.1 加强对行政审批流程标准化建设 | 第47-48页 |
6.2.2 合理控制行政审批权力 | 第48-49页 |
6.2.3 提高行政审批的服务性 | 第49-50页 |
6.2.4 加强监管与公众参与 | 第50页 |
6.2.5 有效协调各环节 | 第50-51页 |
6.2.6 创新审批机制 | 第51-52页 |
6.3 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建议 | 第52-56页 |
6.3.1 实行个性化、人性化服务 | 第52-53页 |
6.3.2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 第53-54页 |
6.3.3 改善服务环境 | 第54页 |
6.3.4 行政服务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 第54-55页 |
6.3.5 完善行政服务人员考核激励机制 | 第55-5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A DX公安机关行政审批与行政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64-68页 |
附录B DX公安局行政审批与行政服务满意度访谈提纲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