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9-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1页 |
1.1 蓝莓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2 miRNA的概括 | 第13-14页 |
1.3 植物miRNA生物合成 | 第14-15页 |
1.4 miRNA的预测及鉴定 | 第15-16页 |
1.5 miRNA二代测序 | 第16页 |
1.6 植物miRNA靶基因的预测和鉴定 | 第16-17页 |
1.7 植物花青苷的代谢途径 | 第17-18页 |
1.8 miRNA对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调控 | 第18页 |
1.9 蓝莓miRNA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10 蓝莓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1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2章 蓝莓miRNA及其靶基因的挖掘 | 第21-5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2 实验药品 | 第21-22页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2.4.1 sRNA测序和降解组测序文库的构建 | 第22-23页 |
2.4.2 sRNA测序数据的初步分析 | 第23页 |
2.4.3 蓝莓已知miRNA及其前体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23页 |
2.4.4 蓝莓miRNA在WF和BF两个文库中差异表达分析 | 第23页 |
2.4.5 降解组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2.4.6 实时定量荧光PCR | 第24-27页 |
2.4.7 RLM-5’RACE | 第27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27-52页 |
2.5.1 蓝莓sRNA测序和降解组测序基本数据分析 | 第27-35页 |
2.5.2 蓝莓miRNA的鉴定 | 第35-36页 |
2.5.3 蓝莓miRNA系统进化分析 | 第36-39页 |
2.5.4 蓝莓miRNA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表达模式 | 第39-43页 |
2.5.5 RNA的提取 | 第43-45页 |
2.5.6 蓝莓miRNA靶标的鉴定 | 第45-49页 |
2.5.7 蓝莓miRNA及其靶标在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模式的动态分析 | 第49-52页 |
2.6 讨论 | 第52-56页 |
2.6.1 参与果实发育的miRNA及其靶标 | 第52-53页 |
2.6.2 蓝莓果实成熟中miRNA的调控网络 | 第53-56页 |
第3章 蓝莓VcMIR156的遗传转化 | 第56-74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3.1.1 材料 | 第56页 |
3.1.2 菌株 | 第56-57页 |
3.2 实验药品 | 第57页 |
3.3 主要仪器 | 第57-58页 |
3.4 主要培养基 | 第58-59页 |
3.5 实验方法 | 第59-65页 |
3.5.1 拟南芥杂交 | 第59页 |
3.5.2 拟南芥sRNA的提取 | 第59页 |
3.5.3 蓝莓总RNA提取方法 | 第59-60页 |
3.5.4 Northernbloting | 第60-62页 |
3.5.5 蓝莓的组培 | 第62页 |
3.5.6 VcMIR156的遗传转化 | 第62-63页 |
3.5.7 蓝莓DNA的提取 | 第63-64页 |
3.5.8 PCR反应 | 第64页 |
3.5.9 qRT-PCR | 第64-65页 |
3.6 结果与分析 | 第65-72页 |
3.6.1 蓝莓MIR156基因(VcMIR156)的生物学功能鉴定 | 第65-68页 |
3.6.2 农杆菌介导蓝莓的遗传转化 | 第68-70页 |
3.6.3 转基因蓝莓pre-miRNA的过表达 | 第70-72页 |
3.7 讨论 | 第72-74页 |
第4章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