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超疏水铜网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30页
    1.1 含油污水的来源及危害第12-13页
    1.2 含油污水常用处理方法第13-14页
    1.3 吸油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基于过滤的油水分离材料第15-17页
        1.3.2 基于吸收的油水分离材料第17-19页
    1.4 特殊润湿性表面的基本理论第19-25页
        1.4.1 自然界中特殊润湿现象的启示第19-20页
        1.4.2 润湿性能的基础理论第20-24页
        1.4.3 特殊润湿性表面的制备方法第24-25页
    1.5 超疏水表面研究现状第25-27页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7-30页
第2章 刻蚀法超疏水铜网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第30-50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5页
        2.2.1 实验材料第31页
        2.2.2 仪器设备第31-32页
        2.2.3 实验原理第32-33页
        2.2.4 实验过程第33-34页
        2.2.5 铜网的表征第34-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8页
        2.3.1 润湿性能分析第35-37页
        2.3.2 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分析第37-40页
        2.3.3 制备工艺对铜网浸润性能的影响第40-43页
        2.3.4 油水分离性能研究第43-48页
    2.4 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水热法超疏水铜网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第50-64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实验部分第50-54页
        3.2.1 实验材料第50-51页
        3.2.2 仪器设备第51-52页
        3.2.3 实验原理第52页
        3.2.4 实验步骤第52-54页
        3.2.5 铜网的表征第5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3.3.1 润湿性能分析第54-56页
        3.3.2 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分析第56-58页
        3.3.3 制备工艺对铜网浸润性能的影响第58-60页
        3.3.4 油水分离性能研究第60-63页
    3.4 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成果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PXN115/230KV输电线工程英汉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情况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