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2-20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12-13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3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一、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二、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7-20页
        一、研究方法第17-18页
        二、创新之处第18-20页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相关概述第20-28页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内涵第20-22页
        一、理念第20-21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21-22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第22页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基本特性第22-24页
        一、思想性与引领性相统一第23页
        二、时代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第23-24页
        三、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第24页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演变内容第24-28页
        一、政治导向转变为经济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25页
        二、单一化视角转变为开放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25-26页
        三、单向性灌输转变为互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26-28页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第28-42页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现状调查第28-34页
        一、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调查数据统计第28-33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成效第33-34页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一、理念创新的探究不足第35页
        二、理念创新的内容虚置第35-36页
        三、理念创新的队伍薄弱第36-37页
        四、理念创新的效力欠缺第37页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7-42页
        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理念创新认识存在偏差第38-39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保障机制不健全第39-40页
        三、理念创新内容与现实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第40-42页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着力点和时代价值第42-52页
    第一节 以新发展理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着力点第42-47页
        一、以创新发展理念激发创新活力第43-44页
        二、以协调发展理念形成创新合力第44页
        三、以绿色发展理念注入创新动力第44-46页
        四、以开放发展理念挖掘创新潜力第46页
        五、以共享发展理念拓展创新资源第46-47页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时代价值第47-52页
        一、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第48页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第48-49页
        三、有利于构建实践育人的共同体第49-50页
        四、有利于提高国家人才培养水平第50-52页
第四章 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有效途径第52-66页
    第一节 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时代观念第52-55页
        一、坚持立德树人,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第53-54页
        二、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理念创新进程第54-55页
        三、坚持开放原则,借鉴优秀教育理念第55页
    第二节 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具体内容第55-59页
        一、强化正确思想引领,坚持一体化育人第56-57页
        二、注重整体育人理念,增强理念创新意识第57-58页
        三、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培养理念创新能力第58-59页
    第三节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保障机制第59-62页
        一、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第59-60页
        二、建立优质的队伍机制第60-61页
        三、建立共管的合力体制第61-62页
    第四节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实效性第62-66页
        一、坚持以人为本,彰显创新全面性第63-64页
        二、坚持服务学生,扩大创新参与性第64-65页
        三、坚持实践育人,增强创新实效性第65-66页
结语第66-68页
附录第68-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8页
作者简历第78-8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支持研究
下一篇: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以上海T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