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新型三部脉象采集系统与脉象信息分析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23页
    1.1 课题背景以及来源第9-10页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3 脉象采集系统研究现状分析第11-22页
        1.3.1 脉象仪结构及其传感器的研究第11-18页
        1.3.2 脉象信号预处理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3 脉象信号的特征提取以及分类第19-22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第22-23页
第2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第23-30页
    2.1 整体方案设计的基本准则第23-24页
    2.2 系统硬件部分设计方案第24-26页
        2.2.1 脉象仪运动系统设计第25-26页
        2.2.2 脉象传感器的选择第26页
    2.3 系统软件部分设计方案第26-29页
        2.3.1 脉象采集软件设计第26-27页
        2.3.2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系统结构及电路设计第30-46页
    3.1 脉象仪结构设计第30-36页
        3.1.1 水平运动滑台设计第30-33页
        3.1.2 Z向运动模块第33-35页
        3.1.3 底座及加工方式第35-36页
    3.2 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第36-45页
        3.2.1 光电传感器设计第37-39页
        3.2.2 信号预处理电路设计第39-44页
        3.2.3 其他电路设计第44-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脉象信号的滤波处理研究第46-59页
    4.1 经验模态分解的发展第46-49页
        4.1.1 经验模态分解第46-47页
        4.1.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第47-48页
        4.1.3 自适应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第48-49页
        4.1.4 改进型自适应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第49页
    4.2 信号重构筛选方法第49-51页
    4.3 算法在仿真信号中的应用第51-55页
        4.3.1 信号分解对比效果第51-54页
        4.3.2 四种算法实现效果对比第54-55页
    4.4 改进型CEEMDAN在脉象信号滤波中的应用第55-58页
        4.4.1 脉象信号的分解第55-57页
        4.4.2 脉象信号的重构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光电寸口六部脉谐波分解研究第59-74页
    5.1 人体循环系统中的Windkessel模型第59-61页
    5.2 血流动力学的连续模型第61-64页
        5.2.1 脉搏波的传播第61页
        5.2.2 血流粘度影响的Womersley模型第61-63页
        5.2.3 血流量谐波分解的意义第63-64页
    5.3 六部脉谐波参数分析第64-73页
        5.3.1 脉象采集对象与实验的设计第64-65页
        5.3.2 脉象信号单周期分割第65-66页
        5.3.3 脉象信号归一化第66-68页
        5.3.4 脉象信号谐波分解实验结果第68-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6.1 总结第74-75页
    6.2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反转预测的在线投资组合选择研究
下一篇:结肠镜力/扭矩传感器应用系统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