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列车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列车定位 | 第11页 |
1.2.2 多普勒雷达定位 | 第11页 |
1.2.3 轨道电路定位 | 第11-12页 |
1.2.4 基于查询/应答器的列车定位 | 第12页 |
1.2.5 列车里程计法定位 | 第12-13页 |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ZigBee | 第13页 |
1.4 列车盲区定位方案的提出 | 第13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 | 第15-24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5-16页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 | 第15页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概述 | 第16-18页 |
2.2.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相关概念 | 第16页 |
2.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分类 | 第16-17页 |
2.2.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的实现与性能指标 | 第17-18页 |
2.3 几种典型定位算法分析 | 第18-20页 |
2.3.1 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 | 第18-19页 |
2.3.2 与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 | 第19-20页 |
2.4 待测节点的计算方法 | 第20-23页 |
2.4.1 三边测量法 | 第20-21页 |
2.4.2 三角测量法 | 第21-22页 |
2.4.3 最大似然估计法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ZigBee技术 | 第24-37页 |
3.1 ZigBee概述 | 第24-25页 |
3.1.1 ZigBee技术的产生 | 第24页 |
3.1.2 ZigBee技术的特点 | 第24-25页 |
3.2 ZigBee与其他短距离通信技术的比较分析 | 第25-27页 |
3.2.1 蓝牙技术(Bluetooth) | 第25页 |
3.2.2 Wi-Fi技术 | 第25-26页 |
3.2.3 红外技术 | 第26页 |
3.2.4 UWB技术 | 第26-27页 |
3.3 ZigBee协议栈简介 | 第27-36页 |
3.3.1 物理层(PHY) | 第27-29页 |
3.3.2 媒体访问控制层(MAC) | 第29-31页 |
3.3.3 网络层(NWK) | 第31-35页 |
3.3.4 应用层(APL)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RSSI的改进定位算法 | 第37-50页 |
4.1 隧道内无线信号的传播 | 第37-38页 |
4.2 多普勒效应及多普勒频移 | 第38-40页 |
4.2.1 多普勒频移 | 第38-39页 |
4.2.2 多普勒频移的计算 | 第39-40页 |
4.3 基于RSSI的改进质心定位算法 | 第40-43页 |
4.3.1 RSSI定位简介 | 第40-41页 |
4.3.2 隧道内RSSI定位特点 | 第41-42页 |
4.3.3 RSSI定位算法的缺陷与不足 | 第42-43页 |
4.4 基于RSSI的改进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 第43-49页 |
4.4.1 RSSI定位算法的优化与改进方案 | 第43-46页 |
4.4.2 改进算法的实验与仿真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基于ZigBee的列车盲区定位系统设计与测试 | 第50-63页 |
5.1 定位系统平台简介 | 第50-56页 |
5.1.1 硬件介绍 | 第50-52页 |
5.1.2 软件介绍 | 第52-56页 |
5.2 信标节点的布置 | 第56-57页 |
5.3 定位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5.3.1 参数测定 | 第57-58页 |
5.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