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排烟与避难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隧道的火灾危险性 | 第11-13页 |
1.3.1 隧道火灾类型和火灾发生频率 | 第11页 |
1.3.2 隧道的火灾特点 | 第11-13页 |
1.3.3 隧道内火灾的蔓延机制 | 第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的 | 第13-14页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本文预期达到的目的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隧道火灾数值模拟及排烟方式 | 第15-20页 |
2.1 火灾模型概述 | 第15-16页 |
2.2 PyroSim软件介绍 | 第16-17页 |
2.3 公路隧道排烟方式 | 第17-19页 |
2.3.1 纵向通风独立排烟道排烟系统工作原理 | 第18页 |
2.3.2 三种排烟方式的比较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特性 | 第20-30页 |
3.1 数值模拟 | 第20-25页 |
3.1.1 模型设计 | 第20-22页 |
3.1.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3.2 隧道内烟气纵向蔓延距离预测模型 | 第25-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排烟口开启范围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 | 第30-48页 |
4.1 排烟量与二氧化碳生成量计算 | 第30-33页 |
4.1.1 排烟量计算 | 第30-31页 |
4.1.2 火灾时二氧化碳生成量 | 第31-32页 |
4.1.3 模拟工况设计 | 第32-33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33-47页 |
4.2.1 火源功率为10MW下各工况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4.2.2 火源功率为20MW下各工况结果分析 | 第38-43页 |
4.2.3 火源功率为30MW下各工况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特长隧道内避难室设计 | 第48-56页 |
5.1 避难室通风排烟系统 | 第48-50页 |
5.2 避难室间距 | 第50-51页 |
5.3 避难室内自救设施设置 | 第5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57页 |
6.2 创新点 | 第57页 |
6.3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