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缘由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网络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基本问题 | 第14-21页 |
2.1 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第14-16页 |
2.1.1 网络文化的内涵 | 第14-15页 |
2.1.2 网络文化的特征 | 第15-16页 |
2.2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 | 第16-19页 |
2.2.1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 | 第17页 |
2.2.2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 第17-19页 |
2.3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形式及内容 | 第19-21页 |
2.3.1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形式 | 第19页 |
2.3.2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内容 | 第19-21页 |
3. 网络文化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21-31页 |
3.1 现状调查 | 第21-26页 |
3.1.1 样本分析 | 第21-23页 |
3.1.2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第23页 |
3.1.3 内容调查 | 第23-26页 |
3.2 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3.2.1 忽视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3.2.2 存在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倾向 | 第27页 |
3.2.3 对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积极性不高 | 第27页 |
3.2.4 社会责任感不够强烈 | 第27页 |
3.2.5 恋爱道德认知水准有待提高 | 第27-28页 |
3.2.6 抵抗诱惑的定力不够强 | 第28页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3.3.1 比起专业知识,更注重能力 | 第28页 |
3.3.2 恋爱道德认知功利性增强 | 第28-29页 |
3.3.3 社会实践能力弱化 | 第29页 |
3.3.4 社会责任感缺失 | 第29-31页 |
4. 网络文化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 第31-39页 |
4.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 第31-35页 |
4.1.1 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 | 第31-32页 |
4.1.2 增强大学生道德操守 | 第32页 |
4.1.3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 第32-34页 |
4.1.4 开阔大学生认知视野 | 第34-35页 |
4.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 第35-39页 |
4.2.1 政治立场模糊 | 第35页 |
4.2.2 消费价值观盲目 | 第35-36页 |
4.2.3 道德价值失范 | 第36-37页 |
4.2.4 人际交往观弱化 | 第37-38页 |
4.2.5 实践教育减少 | 第38-39页 |
5.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引导对策 | 第39-47页 |
5.1 正确发挥网络文化环境的教育引导作用 | 第39-42页 |
5.1.1 积极构建网络教育渠道 | 第39-40页 |
5.1.2 加强高校网络思政队伍建设 | 第40-41页 |
5.1.3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1-42页 |
5.2 加强实践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投入社会实践 | 第42-43页 |
5.2.1 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 第42页 |
5.2.2 开展社会问题调查和考察实践活动 | 第42-43页 |
5.2.3 开展义务劳动 | 第43页 |
5.2.4 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 | 第43页 |
5.3 增强网络文化管理刚性约束 | 第43-45页 |
5.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第43-44页 |
5.3.2 加大网络信息监管力度 | 第44-45页 |
5.4 提升大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律性 | 第45-47页 |
5.4.1 增强自我学习意识 | 第45页 |
5.4.2 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 第45-46页 |
5.4.3 强化网络道德素养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