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肿瘤的定义及特征 | 第11-12页 |
1.2 肿瘤的发生与治疗 | 第12-14页 |
1.2.1 肿瘤的免疫治疗 | 第13-14页 |
1.2.1.1 肿瘤免疫治疗概述 | 第13页 |
1.2.1.2 肿瘤免疫治疗的分类 | 第13-14页 |
1.3 PD-1/PD-L1免疫检查点 | 第14-18页 |
1.3.1 PD-1/PD-L1免疫检查点概述 | 第14-15页 |
1.3.2 PD-1/PD-L1免疫检查点与疾病发生 | 第15-17页 |
1.3.3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于PD-1晶体结构的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 | 第19-49页 |
2.1 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 | 第19-21页 |
2.1.1 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概述 | 第19页 |
2.1.2 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的主要过程 | 第19-21页 |
2.2 小分子活性片段的发现 | 第21-46页 |
2.2.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述 | 第21-22页 |
2.2.2 分子对接 | 第22-23页 |
2.2.2.1 分子对接概述 | 第22页 |
2.2.2.2 分子对接软件 | 第22-23页 |
2.2.3 重对接 | 第23-27页 |
2.2.3.1 受体与配体准备 | 第24-25页 |
2.2.3.2 配体准备 | 第25页 |
2.2.3.3 运行分子对接 | 第25页 |
2.2.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2.2.4 虚拟筛选 | 第27-32页 |
2.2.4.1 虚拟筛选概述 | 第27-29页 |
2.2.4.2 PD-1/Ligand复合晶体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2.2.4.3 虚拟筛选小分子库简介 | 第31-32页 |
2.2.5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2.2.5.1 受体结构准备 | 第32-33页 |
2.2.5.2 配体准备 | 第33页 |
2.2.5.3 运行虚拟筛选 | 第33-34页 |
2.2.6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46页 |
2.3 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 | 第46-4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小分子抑制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49-65页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9-50页 |
3.2 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50-51页 |
3.2.1 反应原理 | 第50-51页 |
3.2.2 纯化方法 | 第51页 |
3.2.2.1 重结晶简介 | 第51页 |
3.2.2.2 重结晶的基本过程 | 第5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51-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小分子抑制剂的活性评价 | 第65-69页 |
4.1 ELISA | 第65-66页 |
4.1.1 ELISA概述 | 第65页 |
4.1.2 ELISA的分类 | 第65-66页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6页 |
4.3 实验原理 | 第66-67页 |
4.4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67-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分子动力学 | 第69-74页 |
5.1 分子动力学概述 | 第69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9-71页 |
5.2.1 同源建模 | 第69-70页 |
5.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70-71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4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5-86页 |
附录 | 第86-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