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基础 | 第17-26页 |
2.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17-19页 |
2.1.1 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要求 | 第17-18页 |
2.1.2 治理全球问题的迫切需要 | 第18页 |
2.1.3 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诉求 | 第18-19页 |
2.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2.1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 | 第19-20页 |
2.2.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和”文化思想 | 第20-21页 |
2.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理论成果 | 第21-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及特征 | 第26-34页 |
3.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6-31页 |
3.1.1 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 | 第26-27页 |
3.1.2 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 第27-29页 |
3.1.3 弘扬包容互鉴的文明观 | 第29-30页 |
3.1.4 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 第30-31页 |
3.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特征 | 第31-32页 |
3.2.1 平等性 | 第31-32页 |
3.2.2 包容性 | 第32页 |
3.2.3 共赢性 | 第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践行及意义 | 第34-42页 |
4.1 实践成就 | 第34-37页 |
4.1.1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 第34页 |
4.1.2 促进《巴黎协定》的签订 | 第34-35页 |
4.1.3 主导召开G20峰会 | 第35-36页 |
4.1.4 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 第36-37页 |
4.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37-41页 |
4.2.1 推动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实现 | 第37-38页 |
4.2.2 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第38-39页 |
4.2.3 传播中国新思想新理念 | 第39-40页 |
4.2.4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建和平的国际环境 | 第40-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