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原竹饰品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0-18页 |
1.2.1 国内外竹材属性的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0-13页 |
1.2.2 国内外楠竹属性的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竹加工工艺的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4-16页 |
1.2.4 国内外竹制饰品设计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6-18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0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2 楠竹原竹基本属性概述 | 第20-29页 |
2.1 楠竹原竹 | 第20-21页 |
2.2 楠竹的外观属性 | 第21-23页 |
2.2.1 形态 | 第21页 |
2.2.2 色彩 | 第21-22页 |
2.2.3 肌理、质感 | 第22-23页 |
2.3 楠竹的基本物理力学属性 | 第23-25页 |
2.3.1 强度 | 第23-24页 |
2.3.2 密度 | 第24-25页 |
2.3.3 干缩性 | 第25页 |
2.4 楠竹的加工属性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基于楠竹外观属性的饰品设计 | 第29-42页 |
3.1 品类相近、大小各异 | 第29-32页 |
3.1.1 以大径级竹材为载体 | 第29-30页 |
3.1.2 以小径级竹材为元素 | 第30-31页 |
3.1.3 以竹材竹节、竹间特征为依托 | 第31-32页 |
3.2 天生我材必有用 | 第32-36页 |
3.2.1 竹鞭 | 第33-34页 |
3.2.2 竹根 | 第34-35页 |
3.2.3 竹杆 | 第35页 |
3.2.4 竹枝 | 第35-36页 |
3.2.5 竹叶及其它产品 | 第36页 |
3.3 惊鸿一瞥、灵感初现 | 第36-39页 |
3.3.1 利用天然材色特征 | 第36-38页 |
3.3.2 利用竹材加工色彩 | 第38-39页 |
3.4 品味肌理、质润如玉 | 第39-41页 |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4 基于楠竹中空属性的饰品设计 | 第42-48页 |
4.1 延伸承载性 | 第42-43页 |
4.2 巧用通透性 | 第43-44页 |
4.3 拓宽装饰性 | 第44-45页 |
4.4 扩展功能性 | 第45-47页 |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5 基于楠竹加工属性的饰品设计 | 第48-56页 |
5.1 去留有度、各成一体 | 第48-53页 |
5.1.1 分段 | 第48-49页 |
5.1.2 切割 | 第49-50页 |
5.1.3 剖分 | 第50-53页 |
5.2 千雕百刻、秉性不移 | 第53-55页 |
5.2.1 浅雕 | 第53-54页 |
5.2.2 深雕 | 第54-55页 |
5.2.3 根雕 | 第55页 |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6 设计实践 | 第56-65页 |
6.1 雅·竹瓶 | 第56-58页 |
6.2 韵·花器 | 第58-59页 |
6.3 静·竹灯 | 第59-61页 |
6.4 斓·挂件 | 第61-63页 |
6.5 朴·烛台 | 第63-64页 |
本章小节 | 第64-65页 |
7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