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生活垃圾处理概论 | 第14-15页 |
1.2 生活垃圾焚烧对我国的意义 | 第15-16页 |
1.3 生活垃圾焚烧技术 | 第16-19页 |
1.3.1 炉排炉技术 | 第17页 |
1.3.2 流化床技术 | 第17-18页 |
1.3.3 回转窑技术 | 第18-19页 |
1.4 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 | 第19-20页 |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生活垃圾焚烧NO_x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 | 第22-38页 |
2.1 垃圾焚烧NO_x生成机理 | 第22-28页 |
2.1.1 NO_x生成的一般机理 | 第22-24页 |
2.1.2 生活垃圾中氮存在形式及转化 | 第24-28页 |
2.2 垃圾焚烧炉排炉燃烧及NO_x生成 | 第28-33页 |
2.2.1 炉排炉燃烧方式介绍 | 第28-31页 |
2.2.2 固定床垃圾焚烧NO_x研究状况 | 第31-33页 |
2.3 生活垃圾焚烧NO_x控制技术 | 第33-37页 |
2.3.1 烟气脱硝技术 | 第33-34页 |
2.3.2 燃烧过程控制技术 | 第34-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生活垃圾典型组分床层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第38-65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系统和装置 | 第38-40页 |
3.3 实验原料及实验步骤 | 第40-43页 |
3.3.1 实验原料及其热重分析 | 第40-42页 |
3.3.2 实验步骤 | 第42-43页 |
3.4 木片的床层燃烧特性 | 第43-53页 |
3.4.1 床层燃烧过程 | 第43-45页 |
3.4.2 不同过量空气对床层燃烧的影响 | 第45-53页 |
3.5 硬纸板的床层燃烧特性 | 第53-60页 |
3.5.1 床层燃烧过程 | 第53-55页 |
3.5.2 不同过量空气对床层燃烧的影响 | 第55-60页 |
3.6 混合物的床层燃烧特性 | 第60-6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生活垃圾典型组分层燃NO_x排放特性实验研究 | 第65-79页 |
4.1 引言 | 第65页 |
4.2 实验系统及实验步骤 | 第65-69页 |
4.2.1 实验系统及装置介绍 | 第65-66页 |
4.2.2 两套实验系统的对比关系 | 第66-68页 |
4.2.3 实验步骤 | 第68-69页 |
4.3 木片燃烧的NO_x排放特性 | 第69-74页 |
4.3.1 木片燃烧烟气排放特性 | 第69-71页 |
4.3.2 不同一次给风量对烟气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71-74页 |
4.4 硬纸板燃烧的NO_x排放特性 | 第74-77页 |
4.4.1 硬纸板燃烧烟气排放特性 | 第74页 |
4.4.2 不同一次给风量对烟气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74-77页 |
4.5 混合物燃烧的NO_x排放特性 | 第77-7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模化生活垃圾层燃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第79-86页 |
5.1 引言 | 第79页 |
5.2 模化生活垃圾的确定 | 第79-81页 |
5.3 模化生活垃圾层燃燃烧特性 | 第81-85页 |
5.3.1 模化生活垃圾床层燃烧特性 | 第81-82页 |
5.3.2 模化生活垃圾层燃NO_x排放特性 | 第82-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生活垃圾层燃低NO_x燃烧技术分析 | 第86-90页 |
6.1 垃圾层燃锅炉燃烧过程分析 | 第86-87页 |
6.2 低NO_x燃烧技术共性分析 | 第87-89页 |
6.3 低NO_x燃烧技术适应性讨论 | 第8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90-92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90-91页 |
7.2 展望和建议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97页 |